钟鸣岂复夜行时,文字相娱赖此儿。
欲去复留知汝孝,未言先泣叹吾衰。
两篇易象能忘老,百亩山畬可免饥。
但报家僮多酿酒,一栏红药是归期。

子聿想要暂回山阴见父亲,于是作此诗

钟鸣岂复夜行时,文字相娱赖此儿。

欲去复留知汝孝,未言先泣叹吾衰。

两篇易象能忘老,百亩山畬可免饥。

但报家僮多酿酒,一栏红药是归期。

注释:

  1. 钟鸣岂复夜行时,文字相娱赖此儿:钟声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响起,我与你们这些孩子一起吟咏文字,享受这份乐趣。
  2. 欲去复留知汝孝,未言先泣叹吾衰:你决定离开,让我很是担忧;还未开口,就先为我叹息衰老。表达了诗人对子聿的深深忧虑和对亲情的珍视。
  3. 两篇易象能忘老,百亩山畬可免饥:通过阅读《周易》等经典文献,我可以忘记年龄的增长;在山上耕种,我可以避免饥饿。这里的“两篇易象”指的是通过阅读经典的《周易》来修身养性。
  4. 但报家僮多酿酒,一栏红药是归期:回家的路上,我要带一些酒回去,因为家中的园子里种满了红色的草药,这应该是回家的时刻了。这里的“家僮”指的是家中的仆人或下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写给他的侄子子聿的。子聿想要回家看望他的父亲,但是因为某种原因无法成行,因此杜甫写下了这首诗。整首诗充满了对亲情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的第一句“钟鸣岂复夜行时”,以钟声响起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与孩子们一起吟诵诗文,享受这份难得的时光。这里传达出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第二句“文字相娱赖此儿”,进一步强调了与孩子们共度时光的重要性。他们虽然年幼,却能够陪伴父亲一起度过这样的时刻,让父亲感到幸福。
    第三句“欲去复留知汝孝”,表达了诗人对于子聿的决定的担忧。他担心子聿会因为某些原因而选择留下,或者因为他年纪大了而不愿意离开。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深深眷恋。
    第四句“未言先泣叹吾衰”,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他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心情,而是通过感叹自己的衰老来间接表明自己的无奈和悲伤。
    诗的后半部分则是对子聿的关心和祝福。他鼓励子聿继续努力学习,通过阅读经典来修身养性;同时,他也提醒子聿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避免因过度劳累而引发疾病。此外,他还提到了回家路上的事情,希望子聿能够顺利回家。
    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但却透露出深深的情感。它不仅仅是一首送别诗,更蕴含着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