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笑孤村生理微,茅茨烟火自相依。
客来旋扫青苔榻,日在先关白版扉。
妇女忧蚕租叶去,儿童耘麦荷锄归。
散人世袭江湖号,剩欲溪头借钓矶。

莫笑孤村生理微,茅茨烟火自相依。

客来旋扫青苔榻,日在先关白版扉。

注释:不要嘲笑这小小的村子,他们虽然经济拮据但也能生活下去。当客人到来时,他们会迅速清扫青苔的床榻,阳光照射下,白色的板门显得格外醒目。

妇女忧蚕租叶去,儿童耘麦荷锄归。

散人世袭江湖号,剩欲溪头借钓矶。

注释:村里的妇女担心蚕农的收成,而孩子们则忙着耕作小麦和拔除杂草。这个村子的人们世世代代以捕鱼为生,因此他们常常来到溪边借用钓鱼的石矶。

赏析:

《山行赠野叟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和谐,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之情。

首联“莫笑孤村生理微,茅茨烟火自相依”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乡村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人们却能相互依赖、和睦共处。这里的“生理微”指的是农民的经济状况并不富裕,但他们依然能够维持生活。而“茅茨烟火自相依”则描绘了乡村中茅草屋和炊烟袅袅的景象,展现了一种简单而温馨的生活画面。

颔联“客来旋扫青苔榻,日出先开白版扉”则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和生活习惯。当客人到来时,人们会迅速清理榻上的青苔,迎接客人的到来;而太阳升起时,人们则会打开白版门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这两句诗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中人们的勤劳和朴实。

颈联“妇女忧蚕租叶去,儿童耘麦荷锄归”则转向对农村妇女和儿童的描写。妇女们担忧蚕农的收入,而儿童们则忙于耕作和采摘作物。这里的“忧蚕租”指的是妇女们担心蚕农的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的生活,而“耘麦荷锄归”则是描述儿童们辛勤劳作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对农村妇女和儿童的描写,展现了乡村生活中的艰辛与努力。

尾联“散人世袭江湖号,剩欲溪头借钓矶”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欣赏和向往。这里的“散人”指的是隐居山林的人,而“江湖号”则暗示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大自然紧密相连。诗人想要借钓鱼的机会,远离世俗的纷扰,享受那份宁静和自由。这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羡慕和向往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简单而美好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也展现了乡村生活中人们的勤劳和朴实,以及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