洙泗诸生尊所闻,岂容兀者亦中分。
焚经竞欲愚黔首,亡史谁能及阙文。
吾道固应千古在,几人虚用一生勤。
世间倚相何曾乏,会与明时诵典坟。
【注释】
洙泗:洙水、泗水,二河流名。洙泗地区指鲁国一带,孔子曾在此讲学。尊所闻:尊重自己所听到的知识。中分:半边天,比喻地位很高。焚经:《汉书·董仲舒传》:“诸子各习文学而汉兴有天下,至武帝时,然后分文、法为阴阳、儒、墨、名、法、阴阳家。”后因以“焚经”喻排斥或禁绝学术思想。黔首:百姓,指平民百姓。亡史:指不重视史学。及:及至。吾道:我的思想。阙文:缺文,指史书中的空白处。倚相:指宰相。
【赏析】
《读书有感》是一首七言绝句。此诗表达了作者在儒学复兴的潮流中对儒学思想的肯定和赞美之情。
第一联:“洙泗诸生尊所闻,岂容兀者亦中分。”
洙与泗二河,古称洙泗,今山东曲阜县东南有洙、泗二水,合流北入于汶。洙泗地区指鲁国一带,孔子曾在此讲学。洙泗诸生尊所闻,指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宣扬仁义之道,受到当地学子的敬重和追随。岂容兀者亦中分,意为哪有人可以超越圣人的地位。兀者,指无德之人。中分,指独占一半。
第二联:“焚经竞欲愚黔首,亡史谁能及阙文。”
焚经:指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经典成为官方意识形态。黔首:原意指平民百姓。这里泛指老百姓,即百姓。亡史:指不重视史学。及:及至。阙文:缺文,指史书中的空白处。
第三联:“吾道固应千古在,几人虚用一生勤?”
吾道:指儒家学说,即儒家思想。千古:千年。几个:几个谁。虚用:白白地使用,徒劳无功。
第四联:“世间倚相何曾乏,会与明时诵典坟。”
倚相:指宰相。会与:将与你一起。明时:指当代。诵典坟:指读《尚书》、《春秋》等典籍。
【译文】
洙水、泗水一带的人们尊崇我所听到的知识,哪能允许无德的人占据一半天?
焚烧经典是为了使百姓愚昧无知,历史记录又怎能达到完美无缺?
我的学说本该流传千秋万代,然而又有几人白白耗费一生努力?
世上没有不需要倚靠宰相的,将与你共同吟诵经典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