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黄雨足喜初晴,投枕华胥梦已成。
帐底香云凝未散,手中书卷堕无声。
簟纹似水飞蝇避,鼻息如雷稚子惊。
痴腹便便竟何有,已将嘲弄付诸生。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1. 梅黄雨足喜初晴,投枕华胥梦已成。
  • “梅黄”指的是梅花瓣的颜色,黄色在中国文化中通常代表春天和新生。
  • “雨足”表明雨下得很大,“喜初晴”表达了对晴朗天气的喜悦。
  • “投枕”是指放下枕头去休息,“华胥梦成”则是形容睡眠非常美好,仿佛进入了梦中。
  1. 帐底香云凝未散,手中书卷堕无声。
  • “帐底香云”描绘了床上铺着的被子散发出淡淡的香味,与周围的云雾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 “手”,指诗人的手;“中”,指书卷。“书卷堕无声”形容书卷从手中滑落时没有声音,可能是因为沉浸在梦中而无意识地滑落。
  1. 簟纹似水飞蝇避,鼻息如雷稚子惊。
  • “簟纹似水”指的是竹席上的纹理清晰可见,像水波一般。
  • “飞蝇避”可能是指蚊子被竹席的纹理吸引飞走。
  • “鼻息如雷”形容呼吸的声音非常大,可能是因为梦境中的声响或者是外界环境的噪音。
  • “稚子惊”是指小孩子被突然的声音吓到而惊慌失措。
  1. 痴腹便便竟何有,已将嘲弄付诸生。
  • “痴腹便便”形容人非常愚蠢或笨拙。
  • “竟何有”表示什么都没有,可能是在自嘲自己的愚蠢。
  • “嘲弄”意味着嘲笑或讥讽。
  • “付”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交给”,即把嘲弄当作生活中的一切。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作者在午睡时的心境变化。首句以春雨后初晴的景象开启,营造了一个宁静美好的氛围。接着,通过“投枕华胥梦已成”一句,表现了作者在梦中的美好体验,以及醒来后的满足感。接下来的诗句继续展开这一主题,描述了梦中的细节和现实中的场景,展现了梦境与现实的交融。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自我反思,认为所有的一切都只是徒劳,暗示了人生的虚无和无常。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