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有篮舆步有舟,放翁身健得闲游。
羊牛点点日将夕,蒲柳萧萧天正秋。
细径僧归云外寺,疏灯人语酒家楼。
归途更爱湖桥月,独倚阑干为小留。
出游五首
山有篮舆步有舟,放翁身健得闲游。
羊牛点点日将夕,蒲柳萧萧天正秋。
细径僧归云外寺,疏灯人语酒家楼。
归途更爱湖桥月,独倚阑干为小留。
注释:
- 山有篮舆步有舟:山上有篮子一样的车辆,山下有小船可乘。
- 放翁身健得闲游:身体健康的我得以悠闲地游玩。
- 羊牛点点日将夕:夕阳下,牛羊成群。
- 蒲柳萧萧天正秋:秋风吹过,蒲柳摇曳生姿。
- 细径僧归云外寺:山路曲折,僧人归来时已进入云端外的寺院。
- 疏灯人语酒家楼:远处酒楼的灯光稀疏,人们交谈着。
- 归途更爱湖桥月,独倚阑干为小留:归途中更喜欢湖边的桥上的月光,独自倚靠栏杆欣赏。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游山玩水、赏月饮酒的诗作。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首两句以“篮舆”与“舟”为画面,描绘出一幅山水之间的美丽画卷。诗人身体强健,心情愉悦,得以享受这份闲暇时光。
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景。羊儿和牛儿们在田野上悠然自得,而秋天的风则吹拂过芦苇和杨柳,发出沙沙的声音。这些细节都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
在第三句中,诗人又描绘了僧人归来的情景。他走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已经进入了云端外的寺院。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随后,诗人继续描绘夜晚的场景。远处酒楼里的灯火稀疏,人们在交谈着。这一细节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归途中湖桥夜景的偏爱之情。他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欣赏着湖面上的月亮,感受着那份宁静与美好。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和诗意盎然的生活场景。同时,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