攲斜古屋枕江干,恩赐残骸许挂冠。
杵臼有声聊足食,羊牛识路自归阑。
不求客恕陶潜醉,肯受人怜范叔寒。
儿辈渐还家暖热,预知灯火话团栾。
诗句释义与赏析:
- “书喜”:这是对作者的问候。”喜”字在这里表达了一种喜悦、欣喜之情,可能是由于收到某种好消息或好消息而感到高兴。
- “攲斜古屋枕江干”:描述了一个古旧的房屋倾斜着坐落在江边的景象。这里的“欹斜”、“古屋”和“江干”都是关键词,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而古朴的画面,给人以岁月沧桑的感觉。
- “恩赐残骸许挂冠”:描述了一个人在得到皇帝的恩惠后辞去官职的情景。这里的“恩赐”、“残骸”和“挂冠”是关键词,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画面,描绘了一个人因为得到皇帝的恩赐而决定辞职的场景。
- “杵臼有声聊足食”:通过日常的劳作来满足生活所需。这里的“杵臼”和“有声”是关键词,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勤劳朴实的形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感。
- “羊牛识路自归阑”:描述了羊和牛能够辨认出道路并自行找到回家的路。这里的“羊牛”、“识路”和“自归阑”是关键词,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好与和谐。
- “不求客恕陶潜醉”: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这里的“客恕”、“陶潜醉”是关键词,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诗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画面,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敬仰。
- “肯受人怜范叔寒”:体现了作者对范仲淹的赞赏之情。这里的“肯受”、“人怜”和“范叔寒”是关键词,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范仲淹乐于助人、受人尊敬的形象,展现了他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 “儿辈渐还家暖热”:描述了家中的孩子逐渐长大,回到温暖的家中。这里的“儿辈”、“渐还”和“家暖热”是关键词,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家庭生活的画面,展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 “预知灯火话团栾”:描绘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的场景。这里的“灯火”和“话团栾”是关键词,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展现了家人之间的亲密无间和欢乐时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人物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家庭亲情的重视和珍视。同时,通过对比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现代人的忙碌与压力,引发了读者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