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亩烟芜过半生,还山自笑又躬耕。
舂炊不继儿啼饭,烹饪无方客絮羹。
游宦人间身愈困,读书灯下目几盲。
退之已老当更事,犹向时人说善鸣。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寓叹
五亩烟芜过半生,还山自笑又躬耕。
舂炊不继儿啼饭,烹饪无方客絮羹。
游宦人间身愈困,读书灯下目几盲。
退之已老当更事,犹向时人说善鸣。

注释与赏析:

  • 五亩烟芜过半生:这里的“五亩”可能指的是作者拥有的土地面积,而“烟芜”则形容这片土地被烟雾笼罩的景象,暗示了作者在这片土地上度过的漫长岁月。
  • 还山自笑又躬耕:这里描述了作者回到山林,对自己过去在官场的辛苦和劳累感到自嘲。
  • 舂炊不继儿啼饭:这句表达了家中孩子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舂炊),以至于啼哭等待食物的情形。
  • 烹饪无方客絮羹:这句话反映了作者自己在生活上的无奈,无法为客人提供一顿丰盛的饭菜。
  • 游宦人间身愈困:表明在官场中,无论多么努力,似乎总是难以摆脱困境。
  • 读书灯下目几盲:反映了作者长时间阅读书籍到眼睛视力受损的状况,体现了他对学问的极度执着和热爱。
  • 退之已老当更事:引用了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故事,韩愈晚年虽然地位显赫,但依然勤于公务,不放松对政事的关注和处理。
  • 犹向时人说善鸣:“善鸣”在这里比喻有才能的人应该得到重用。作者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即使自己年事已高,仍然希望能够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不被忽视。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官场和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学问和才能的尊重和珍视。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述,诗人展示了自己对社会、家庭和个人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的希望和展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