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溶溶细縠波,平生此地几经过。
祭馀野庙啼乌乐,酒贱村墟醉叟多。
亭午疏钟离石佛,敛昏微雨泊曹娥。
采莲艇子愁衣湿,不为人家惜绿荷。

注释:

城东:指作者所在的城市。

出郭溶溶细縠波,平生此地几经过。

走出城外,水面上泛起层层细浪,这是我平生来过许多地方中最为熟悉的地方。

祭馀野庙啼乌乐,酒贱村墟醉叟多。

祭祀结束后,野庙里传来欢快的鸟鸣声;在村墟,人们喝得烂醉如泥。

亭午疏钟离石佛,敛昏微雨泊曹娥。

正午时分,寺庙里的钟声悠扬响起;黄昏时分,微雨中的曹娥江边,船只停泊。

采莲艇子愁衣湿,不为人家惜绿荷。

采莲人因担心被雨水打湿衣服而忧愁;他们并没有因为爱惜绿荷而停下手中的采莲活动。

赏析:

首联点题,“出郭溶溶”是说城外的水色澄澈如水,“细縠波”则写出了水波的细腻。“平生此地几经过?”诗人感慨自己曾经无数次地走过这片土地,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颔联写景抒情,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祭馀野庙啼乌乐”,描述了祭祀结束后,田野上的庙宇回荡着鸟儿欢快的叫声。“酒贱村墟醉叟多”,则描写了村墟上人们喝得烂醉如泥的场景。这些画面既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和谐,又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颈联写景,通过描绘“亭午疏钟离石佛”、“敛昏微雨泊曹娥”等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

尾联写意,通过对采莲人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劳动者生活的同情和关注。他并未为爱惜绿荷而停下采莲的活动,而是继续前行,这反映出他对自由的追求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劳动者的尊重和关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