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平沙到渡头,溪山合向画图收。
老僧赴供袈裟古,醉叟行歌䆉稏秋。
断岸烟迷耕处草,孤村雨送钓时舟。
龙泉不斸元无恨,莫放神光上斗牛。
诗句输出:十里平沙到渡头,溪山合向画图收。
译文输出:平坦的河滩伸向渡口,溪流与山水汇聚如画。
关键词注释:
- 十里平沙:形容河流两侧平缓的沙滩延伸至渡口。
- 溪山合向画图收:描绘了河水流动与山脉相交汇的景象,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
- 老僧赴供袈裟古:描述了一位僧人为供养而穿袈裟的历史情景。
- 醉叟行歌䆉稏秋:描绘了一个醉态的老人边走边唱秋天的歌声。
- 断岸烟迷耕处草:描述了在风雨中,断崖旁的草丛被烟雾笼罩的景象。
- 孤村雨送钓时舟:描绘了渔村和雨水中的渔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展现了一种和谐与宁静的乡村生活画面。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元素和人文景观,如“溪山合向画图收”和“老僧赴供袈裟古”,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反映了古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此外,诗中的人物形象,如醉叟、老僧等,都体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中美好时刻的捕捉和感慨。整体而言,《野渡用前韵》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