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蔓丛篁步步迷,山村东下近鱼陂。
钓归恰值秋风起,棋罢常惊日景移。
病叶辞枝应有恨,候虫吟壁故知时。
残年我亦悲摇落,薄暮空囊又有诗。

秋兴二首

《秋兴》是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写于大历五年(770)。诗人晚年漂泊在成都草堂,生活穷愁,心情烦闷,故借咏叹落叶以抒发胸中之忧愤。《秋兴十二首》(其四)是其中的第四首,描写诗人秋天在钓鱼台附近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处境和心境。

首联“修蔓丛篁步步迷”,意思是说:茂密的竹子,层层叠叠,遮天蔽日,使人感到十分迷茫,不知往哪儿走。“修”字用得十分准确,突出了竹丛之多、之密、之高的特点。

颔联“钓归恰值秋风起,棋罢常惊日景移”,意思是说:回家时正好碰上秋风劲吹,回到家里放下手中的围棋,忽然发现窗外的太阳移动了方位。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的游子情怀和羁旅之苦。

颈联“病叶辞枝应有恨,候虫吟壁故知时”,意思是说:病枯的树叶从树上飘落,一定有满腹的怨恨,因为只有到了秋天,候虫就会发出叫声。这里诗人化用了《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的典故,表现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惆怅。

尾联“残年我亦悲摇落,薄暮空囊又有诗”,意思是说:如今我已到了垂暮之年,面对萧瑟的秋景,心中不禁生出无限感伤。此时诗人正处在一种孤独无助的状态中,因此又拿起笔来写诗,希望借助诗歌来排遣心中的忧愁。

赏析: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770),作者流寓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之时。全诗写景状物,情景交融;叙事抒情,含蓄蕴藉;语言平淡,意境深远。

首联“修蔓丛篁步步迷”,“修”、“蔓”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突出了竹丛之多、之密、之高的特点。而“迷”字则写出了游人被这茂密的竹林所迷惑,不知道该往哪儿走的感觉,表达了诗人的迷茫和困惑之情。

颔联“钓归恰值秋风起”,“钓归”二字写出了诗人回到故乡的心情。而“值”字则写出了秋风劲吹的景象。而“恰值”二字又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而“日景移”则进一步表现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惆怅之情。

颈联“病叶辞枝应有恨”,“病叶”二字则写出了诗人看到病弱的树叶从树枝上飘落的情景,并由此联想到了自己的身体状况。“应有恨”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岁月无情的感慨之情。而“候虫吟壁故知时”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惆怅之情。

尾联“残年我亦悲摇落,薄暮空囊又有诗”,意思是说:如今我已经到了垂暮之年,看着这萧瑟的秋景,不禁心生感慨;而我又手持笔来写诗,希望借此来排遣心中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表现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惆怅之情。同时,诗人还通过写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