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舟步上若耶溪,寿栎修藤路欲迷。
僧院倚山驯栗鼠,野塘涨水下茭鸡。
草侵古路迢迢远,云傍行人故故低。
薄暮但寻遗毳去,山家正在鹤巢西。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舍舟步上若耶溪:离开船只,步行到若耶溪去。若耶溪是一处风景优美的河流。
  2. 寿栎修藤路欲迷:寿栎和修长的藤蔓覆盖了道路,使得路径变得难以辨认。寿栎是一种树木,修长则形容藤蔓的形态。
  3. 僧院倚山驯栗鼠:僧人住的寺院依傍着山,山上驯养有栗鼠。驯栗鼠指训练栗鼠的行为或习性。
  4. 野塘涨水下茭鸡:野塘水位上涨,露出了下菰(一种水生植物)中的小鸡。下菰是指生长在水底的一种植物。
  5. 草侵古路迢迢远:草丛淹没了古老的道路,显得遥远。迢迢意味着遥远、漫长。
  6. 云傍行人故故低:云朵随着行人移动而降低。故故表示故意、特意。
  7. 薄暮但寻遗毳去:傍晚时分,我寻找遗留下来的蓑羽而去。薄暮指的是日落时分,遗毳可能是指遗留下来的羽毛之类的东西。
  8. 山家正在鹤巢西:山中人家正处在鹳鸟筑巢的地方。山家指山中人家,鹤巢则是鹳鸟筑巢之所。

译文

离开船,我徒步来到若耶溪边。寿栎和缠绕的藤蔓遮住了道路,使人难以分辨方向。僧侣住过的寺院紧靠山崖,山上饲养着驯养好的栗鼠。野塘里的水位上升,露出了底下的小鸡。草丛淹没了古老的小路,显得遥远。云朵随着行人移动而降低。天色已晚,我去寻找遗留下来的蓑羽而去。山里人家正处在鹳鸟筑巢的地方。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访山的情景。首句“舍舟步上若耶溪”,直接点明了行动的起点,即离开船只,开始徒步旅行。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描述若耶溪边的自然环境,如寿栎和修长的藤蔓,以及僧院附近的栗鼠等细节,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山水画面。

第二句“僧院倚山驯栗鼠”进一步展现了山中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一种与世隔绝的静谧感。而第三句“野塘涨水下茭鸡”则转换了场景,由静态的自然景观转向动态的生物活动,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和动感。

最后两句“草侵古路迢迢远”和“云傍行人故故低”则是对整幅山水画的收束,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觉。诗人站在若耶溪畔,眺望远方的山峦和云彩,心中充满了感慨。最后一句“薄暮但寻遗毳去”,更是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留恋和不舍。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