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帽絁裘拥半酣,肩舆咿轧转城南。
牛过野水将新犊,女采柔桑起稚蚕。
遗老年光垂九十,故乡春事及重三。
种花筑室知难办,借地犹能结草庵。

诗句释义与译文输出:

  • 诗句一:桐帽絁裘拥半酣,肩舆咿轧转城南。

  • 译文:头戴桐木的帽子,身穿丝质的衣服,我半睡半醒之中,肩舆在喧闹的城市中缓缓前行。

  • 赏析:开头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舒适与闲适状态。”桐帽”和”絁裘”展现了陆游简朴的生活态度和对物质享受的追求,而”半酣”则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

  • 诗句二:牛过野水将新犊,女采柔桑起稚蚕。

  • 译文:远处田野上,一头刚下过犊的小牛正在饮水,旁边一位女子正在采摘柔嫩的桑叶喂养蚕宝宝。

  • 赏析: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小牛、新犊、蚕宝宝的生动形象,以及农妇劳作的情景,都让人感到亲切与真实。

  • 诗句三:遗老年光垂九十,故乡春事及重三。

  • 译文:岁月不饶人,我已年迈九十,家乡的春天又要到来,重阳节也即将到来。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岁增长的感慨以及对家乡春天和重阳节的期待,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许。

  • 诗句四:种花筑室知难办,借地犹能结草庵。

  • 译文:想要在院子里种花建房,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借点地方就能搭建一个茅草庵。

  • 赏析:反映了诗人虽身处繁华却追求隐居生活的矛盾心态,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执着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细腻描述,展现了陆游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中的田园风光、乡村生活、自然景观等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加深了读者对宋代文化和社会背景的理解。此外,诗中蕴含的哲理思考和人生感悟,也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想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