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府还家又五年,心常无事气常全。
平生本不营三窟,此日何须直一钱。
雨霁桑麻皆沃若,地偏鸡犬亦翛然。
闭门便造桃源境,不必秦人始是仙。
《幽居二首》是一首表达隐居者生活状态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下面将逐句解读这首诗:
- 第一首:
- 策府还家又五年:描述了诗人回到家乡已经有五年的时间。这里的“策府”可能是指从官场上退下来,回到家乡过平淡生活的情境,“还家”表明诗人终于结束了在外漂泊的生活,回到了他的故土。
- 心常无事气常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他觉得自己的心态没有受到外界纷扰的影响,始终保持着平和与宁静。
- 平生本不营三窟:意味着诗人从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或社会地位,而是保持简单的生活方式。
- 此日何须直一钱:反映了诗人对金钱的看法,认为没有必要为了利益而斤斤计较。
- 第二首:
- 雨霁桑麻皆沃若:描述了雨后天晴,农田变得肥沃如初的景象。这里的“桑麻”指的是农田里的庄稼,而“沃若”则意味着土地变得湿润肥沃。
- 地偏鸡犬亦翛然: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田园生活的向往,他觉得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即使是家禽家犬也显得悠闲自得。
- 闭门便造桃源境:意味着一旦闭门不出,就仿佛置身于一个理想的境地——桃花源。这个比喻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不必秦人始是仙:这句话可能是对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诗句的巧妙引用。诗人在诗中表示,他不需要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山林才能达到心灵的自由,他在这里就已经感受到了仙风道骨。
- 注释:
- 策府:指代官职或官场。
- 无事:没有烦恼或困扰。
- 三窟:指三个地方可以躲藏,比喻多种安全或利益保障。
- 何须:表示不需要。
- 雨霁:雨后天晴。
- 桑麻:泛指农田。
- 翛然:形容闲适自在的样子。
- 桃源境:传说中的世外桃源,这里比喻理想的隐居之地。
- 不必秦人:不必像古人陶渊明那样隐居以求精神的自由。
- 仙境: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 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的内心世界。他通过对比官场的繁忙与隐居的宁静,表达了自己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同时,他也通过描述田园生活的美景,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 这首诗的语言清新自然,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它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让人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宁静。
《幽居二首》不仅是对诗人隐居生活的描写,更是对一种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和生活态度,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对于现代生活的启示和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慰藉和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