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随处叩岩扉,觅得生薪旋燎衣。
道士已骖鸾鹤去,山僧初自水云归。
瓮头酒压松肪熟,盘里蔬供药汞肥。
老觉论心须世外,溪阴回首尚依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人生、自然和修行的深刻思考。

首句“我行随处叩岩扉”,表达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的随意和自在。他并不刻意追求目的地,而是沿着山路一路前行,每到一处就敲门进入。这里的“岩扉”指的是山洞的门户,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次句“觅得生薪旋燎衣”,描述了诗人在山中寻找柴火的情景。他不仅找到了柴火,还在点燃后迅速烤干了衣服上的潮湿,这反映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关注,以及对环境变化的敏锐观察。

第三句“道士已骖鸾鹤去,山僧初自水云归”,则展现了诗人与不同身份的人交流的场景。这里既有道士,也有山僧,他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修行方式。诗人通过描述他们的活动,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考。

第四句“瓮头酒压松肪熟,盘里蔬供药汞肥”,则是诗人在山间的生活写照。他不仅能够自制美味的食物,还能将酒倒入陶制的容器中保存。这里的“松肪熟”、“药汞肥”等词语,既展示了诗人对食材的精心挑选,也反映出他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第五句“老觉论心须世外,溪阴回首尚依依”,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世界的反思。他认为,尽管人们试图追求心灵的解脱和超越,但实际上,每个人都无法完全脱离这个世界的影响。因此,他呼吁人们要关注内心,追求真正的精神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修行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哲学。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中生活的诗歌。首句“我行随处叩岩扉”,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的自由自在和对自然的亲近。次句“觅得生薪旋燎衣”,则展示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第三句“道士已骖鸾鹤去,山僧初自水云归”,则通过描绘道士和山僧的形象,展现了他们对修行的不同理解和追求。第四句“瓮头酒压松肪熟,盘里蔬供药汞肥”,则描绘了诗人在山间的生活写照。最后一句“老觉论心须世外,溪阴回首尚依依”,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世界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