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入陂湖已折冰,流年谁解系长绳。
土膏动后麦苗长,桑眼绽来蚕事兴。
税足了无徵欠吏,饭香时有乞斋僧。
开正父老频占候,已决今年百稼登。
【注释】
陂湖:池塘。
折冰:冰已融化。
土膏:指土地肥沃。
桑眼:蚕的卵。
徵欠吏:征收租税的官员。
乞斋僧:向僧人乞求斋饭。
开正:正月初一,新年伊始。
【赏析】
《初春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组诗作品。这组诗写于元丰二年(1079)正月初一,诗人以“初春”为题,描绘了初春时节农村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情况。
前两句是说,春天到了池塘、湖泊中冰雪已经融化,流年谁人了解要拴上长长的绳索来控制?
后两句是说,土地肥力一上来,麦苗就会长得很快,蚕卵也会出现,农民就开始忙起来了;赋税收齐了就没有什么拖欠,饭香时有乞丐僧人来讨斋饭了。
最后两句是说,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今年百谷丰收定会如期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