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翁老去未忘情,镜里森然白发生。
一片常愁见花落,三声最怕听猿鸣。
年年双只路傍堠,夜夜短长城上更。
晚悟一条差似可,孤舟渔火看潮平。
【解析】
“即事”是诗题;“放翁老去未忘情”,指诗人虽已年迈,但对世事仍抱有感情;“镜里森然白发生”是写诗人的白发;“一片常愁见花落”是说看到落花常感忧愁;“三声最怕听猿鸣”是写怕听到猿啼声;“年年双只路傍堠”,是说他每年都在路上的路边立有石碑,上面刻着里程数字;“夜夜短长城上更”,是说每到夜晚,他就登上长城上的烽火台守望;“晚悟一条差似可”,是说在晚年才懂得了这个道理;“孤舟渔火看潮平”是说在海边乘船看潮水涨落。
【答案】
放翁:陆游(南宋爱国诗人)。
译文:我虽然老了,但仍然怀有对世事的感情。我那一头白发就像镜中一样显得苍劲挺拔。每当看到花谢枝头,我总是感到惆怅不安。最讨厌听到的是猿啼的声音,因为一听到就会让我心烦意乱,难以入睡。每年我都沿着这条路边的石碑行走,石碑上有里程数字,我已经数不清走过多少路程了。每到夜晚,我就登上长城上的烽火台守望。到了晚年我才明白这个道理: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每分每秒。于是我就租了一条小船,带着渔夫和渔火去观看潮水涨落。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表现诗人晚年心境的七言律诗。首联“放翁老去未忘情,镜里森然白发生”,是说诗人虽然已年老体衰,但对世事仍怀抱着感情;颔联“一片常愁见花落,三声最怕听猿鸣”,是说看到花儿凋零,就总是感到惆怅不已;而听到猿声则又害怕得不得了,因为一听到就会使他心神不宁。颈联两句“年年双只路傍堠,夜夜短长城上更”,是说每年他都沿着路边的石碑行走,石碑上有里程数字,他已经数不清走过多少路程;一到晚上,他就要登上长城上的烽火台守望。尾联“晚悟一条差似可,孤舟渔火看潮平”是说在晚年我才领悟到这个道理:生命太短暂了,应当珍惜每分每秒,所以我就租了一只小船,带着渔夫和渔火去看潮水涨落。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的晚年生活和思想感情。全诗意脉贯通,浑然一体。开头点明题目,交代写作缘由。接着直抒胸臆,以白发自况,感叹年华易逝。中间四句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后四句写自己晚年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要珍惜时间的思想感情。全篇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切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