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虞千载仰巍巍,太息儒生每背驰。
经未尽亡君更考,古无不死我何悲。
钓耕本是求贤地,宵旰今逢愿治时。
寄谢公卿各努力,为吾君筑太平基。
【注释】
1.即事:写眼前之所见所感。
2.唐虞:指唐尧、虞舜,古代贤君。千载:一千年。
3.太息:叹息。儒生:读书人。背驰:背离,背离正道。
4.经未尽亡:经书没有完全丢失。亡:丢失,毁坏。
5.古无不死:古人都活到老死。
6.钓耕:钓鱼和耕田,指隐居。求贤地:求贤的地方。
7.宵旰:天不亮就起床工作,夜晚也工作。今逢:今天正好遇到。愿治时:希望有好的治理时期。
8.寄谢公卿:感谢朝廷的文武百官。各努力:各自努力。
9.为吾君筑太平基:为我君主建造一个太平的基础。太平基:稳固的国家基础。
【译文】
唐尧虞舜一千年来仰视他们的伟大,我常常感慨读书人总是背离正道,经书没有被完全丢失,古时候的人都有生老病死,我何尝不感到悲哀呢?钓鱼耕田是求贤地方,夜以继日的工作正是当今需要的好时机,请将此转达给朝廷的文武百官,各自努力,为我们君主建造一个稳固的国家基础吧!
【赏析】
全诗四句一韵,每两句一意,表达对国家现状的忧虑以及对朝廷官员的期待。
首联“唐虞千载仰巍巍,太息儒生每背驰”,以唐尧虞舜千年仰望其伟大,感叹自己与圣贤相比,总是背道而驰,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行为的反思和自责。这里的“太息”一词,既表达了诗人的叹息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颔联“经未尽亡君更考,古无不死我何悲”,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虽然经书并未被完全销毁,但儒家经典已经失传,因此不能怪罪于自己。同时,诗人认为古代的人都有生老病死,自己又何尝不感到悲哀呢?这里的“何悲”一词,既表达了诗人的痛苦之情,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恐惧。
颈联“钓耕本是求贤地,宵旰今逢愿治时”,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己在隐居时的悠然自得。认为钓鱼耕田是求贤之地,夜晚辛勤工作正是当今需要的良机,希望朝廷能够重视人才,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尾联“寄谢公卿各努力,为吾君筑太平基”,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期望。希望朝廷的文臣武将都能够努力工作,为皇帝修建稳固的国家基础,使国家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这里的“太平基”一词,既表达了诗人的理想,也暗示了诗人对国家的殷切期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现状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