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向人间阅事多,杜门聊得养天和。
盛衰莫问萧京兆,壮老空悲马伏波。
日暮城楼传戍角,风生岭路下樵歌。
君知此段神通否,竖拂能降百万魔。
【注】:即事四首,作者自序云:“予少时,尝以杜门养天和为句。今老矣,而身在尘中,不能如之。乃作是诗。”《新唐书·文苑传》载,杜甫晚年寓居秦州同谷山,与李白、高适等游,“相得甚欢,故常陈管弦燕集。”
身向人间阅事多,杜门聊得养天和。
盛衰莫问萧京兆,壮老空悲马伏波。
日暮城楼传戍角,风生岭路下樵歌。
君知此段神通否,竖拂能降百万魔。
【注释】:
- 身向人间阅事多:身在人间,经历过许多事情
- 杜门聊得养天和:闭门不问世事,可以修养身心(天和:天地和谐之意)
- 盛衰莫问萧京兆:不要关心朝廷的盛衰(萧京兆:指萧何,曾任汉高祖朝的丞相)
- 壮老空悲马伏波:年纪大了,只能感叹自己像马援一样(马伏波:马援曾为伏波将军,这里指马援)
- 日暮城楼传戍角:天色已晚,城楼上传来战鼓声(戍角:古时候守边的士兵晚上敲击战鼓报时)
- 风生岭路下樵歌:山路上吹来一阵风吹过,传来樵夫的歌谣(下樵歌:樵夫下山回家时唱的歌)
- 君知此段神通否:你知道这神通有多大吗?
- 竖拂能降百万魔:用手指一挥就能降服百万妖怪(竖拂:用手指轻轻一扫或一挥的动作)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人生经历的反思和总结。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