蓍草晨占大易爻,松肪夜借隐书抄。
饥时每就猿分果,宿处时从鹤寄巢。
旋卖荆薪持取醉,偶逢野叟即论交。
颓然坐阅人间事,耐辱禁愁却自嘲。
【注释】
蓍(shī):一种草,古人占卜时常用。
松肪:指松脂,古代用于书写的墨料。
鹤寄巢:传说中鹤能飞到高树高处筑巢,这里比喻隐居。
荆薪:荆条,柴火的一种,这里指卖柴为生的人。
颓然:形容醉态。
禁愁:受辱。
【赏析】
《野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表现了作者在田园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乐趣。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体现了作者热爱田园、向往自由的生活情趣和不羁的个性。
首联写卜卦占筮。“蓍草”,即蓍草,古人用以占卜。早晨卜卦,占得大易之爻。“大易”指《周易》。“爻”指六十四卦中的六根横线,代表阴阳两种对立面。“隐书”指《易传》。
颔联写夜抄经文。夜晚抄经文,用的是松木制成的墨汁。“松肪”,松木榨取的油脂。
颈联写与隐士交往。“猿分果”,猿猴偷吃果实的情景。“鹤寄巢”指隐居者常住在树上或山洞里。“荆薪”指砍柴人,这里暗指自己卖柴为生。
尾联写自慰自嘲。“旋卖”“偶逢”“坐阅人间事”等词语表现出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以及面对世事的无奈之情。“耐辱禁愁却自嘲”一句表明了作者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挫折,用自嘲的方式来化解自己的苦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