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过重阳一月时,龟堂欢喜抱孙枝。
弃襦已足惊关吏,堆笏宁惟取世资。
落笔千言犹细事,读书万卷要深期。
汝翁豪杰非今士,不用担簦更觅师。
【注释】
三三:指诗人自己的生日。孙:孙子。十月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古人有登高的习俗,故称为重阳。翁翁:指自己。为寿:作诗祝寿。龟堂:指家宅。欢喜抱孙枝:高兴得抱起了孙子。弃襦(rú)已足:指儿孙已经长大成人。惊关吏:吓坏了看守的官吏。堆笏宁惟取世资:堆积起笏板,也不过是取得世俗的资财。落笔千言犹细事:挥笔成文,写千言万语,也是微不足道的事。读书万卷要深期:读万卷书要有深厚的造诣。汝翁豪杰非今士:你的祖父是英雄豪杰,你今天不是普通人了。不用担簦(dān shēn)更觅师:不必拿着行李到处求师。
【赏析】
《送王录事之镇》是唐玄宗开元年间著名诗人张说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以祝贺友人赴镇之词开篇,接着以“三三”自述年寿,然后从三个方面对友人进行了勉励。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恳切,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友情以及对他即将开始的新生活的美好祝愿。
首句“正过重阳一月时”,点出送别的时节是重阳节后的一个月里,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而九月又是收获季节,因此“正过重阳”即意味着秋收大忙季节已过去。“龟堂欢喜抱孙枝”两句,是说自己和夫人看到子孙满堂、喜抱孙子的欢乐情景。“龟堂”代指家中长辈,“欢喜抱孙枝”则表明自己对子孙充满喜悦之情,同时也暗含着希望友人能够像自己一样,拥有一个和睦美满的家庭。
接下来的两句“弃襦已足惊关吏,堆笏宁惟取世资”是说,现在儿孙们都已长大成人,可以照顾自己了,不必再让官吏感到吃惊;即使有了功名利禄,也不必只为了谋取世俗的财富。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认识。
最后两句“落笔千言犹细事,读书万卷要深期”,“落笔千言”是指书写文字,“读书万卷”是指阅读书籍,“犹细事”、“要深期”都表示学问需要不断精进。这两句是对友人的劝勉,希望他不仅要注重实践,更要注重学习和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是内涵丰富,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的祝福和鼓励,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友情以及对于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于家国情怀的关注,以及对社会责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