柂边潮水落还生,篷底寒灯灭复明。
约束长年牢系缆,报人风雨有鼍鸣。
舟中三首
柂边潮水落还生,篷底寒灯灭复明。
约束长年牢系缆,报人风雨有鼍鸣。
注释:
柂边:船舷边,即船的两侧。
篷:船篷。
寒灯:指船上的灯火,在夜晚显得十分微弱。
约束:束缚、限制。这里指拴住船只。
牢:牢固。
报人:指预报天气的人。
鼍(tuó):一种爬行动物,生活在淡水中,形似鳄鱼而略小,背部暗红色,腹部浅黄色,有黑色的斑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舟中》。全诗分为三句,每句四字,结构工整。前两句写夜航途中所见之景,后一句写对航行者的忠告。
第一句“柂边潮水落还生”,意思是“船舷边的潮水落下后又涌起” 。这句写船行途中,看到潮水涨落,时隐时现的景象。潮水的起伏变化,使江面的水面忽大忽小,有时波涛汹涌,有时又平静如镜。这种变化无常的景象,给航行者带来了许多不便。
第二句“篷底寒灯灭复明”,意思是“船篷里的灯光时而熄灭时而重新点亮”。这里写的是船上夜间的情况。由于江面黑暗,加上风吹浪打,所以船上的灯光总是时明时暗,时灭时亮。这种情景给旅人带来极大的不便和恐惧。
第三句“约束长年牢系缆,报人风雨有鼍鸣”。意思是“长时间被束缚着的船只,一定要牢牢地捆住缆绳;预报天气的人,如果遇到风雨就要有鼍(tuó)的叫声”。这句是诗人对航行者的建议。他希望航行者能够听从他的话,将船只捆好,以防万一。同时,他也提醒预报天气的人,如果遇到风雨就要有所准备。这里的“鼍”是指鼍龙,是一种能发出吼叫声的爬行动物。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上航行的情景,表达了杜甫对旅途艰辛的感受和对安全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以及人们对此的担忧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