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浦菱陂夜半时,小舟更着疾风吹。
青荧一炬枫林外,鬼火渔灯两不知。

夜半时分,芡浦的菱陂旁,

小舟在疾风中摇曳前行。

远处枫林被青荧火照亮,

而鬼火般的渔灯却让人分不清。

译文:
深夜时分,芡浦的菱湖边上,一只小船在狂风中摇摇晃晃地前行。远处,一片枫叶树林在青荧火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幽静,而渔人的渔火却在这寂静的夜色中若隐若现,让人无法分辨。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晚年的作品,通过描绘一个夜晚归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欣赏。诗中的“芡浦”指的是今天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境内的菱湖,而“菱陂”则是湖边的小洲。诗人选择在这里写这首诗,可能是因为这里的景色让他想起了故乡,也可能是因为这里的宁静让他感到内心的平静。

诗人用“夜半时分”来设定时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沉的氛围。接着,他描述了自己乘坐的小舟在疾风中摇曳前行的情景,这种描写不仅生动地展现了风的力量,也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情——或许有一丝焦虑,但更多的是一种坚定。

诗人转向了自然景观的描述。“野艇迢迢信所之”,这里的“野艇”指的是诗人自己的小船,而“迢迢”则形容小船行驶得非常远,给人一种孤独而遥远的感觉。这种描述不仅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也暗示了他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人又转向了自然景观的另一面——枫林。在“陂塘烟重怨姑恶”中,“陂塘”指的是湖边的水塘,而“烟重”则形容水塘上空弥漫着一层烟雾。这种描绘既增加了景色的层次感,也增添了一种神秘感。而“怨姑恶”则可能是诗人对自然的一种情感投射,也可能是他对某种不公或不满的表达。

诗人转向了另一个自然景观——渔火。在“穿篱绩火已参差”中,“穿篱”指的是穿过篱笆,而“绩火”则指的是人们在家中用麻线搓成的火把。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农村的日常生活,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同时,“已参差”可能暗示了夜晚的寂静和神秘。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但意境深远。通过对夜晚归家的描绘,诗人展示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欣赏。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也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歌背后的文化内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归家的美景,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