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骸未废宁为老,烟火犹通岂是贫。
时跨一驴山县去,园丁野老尽相亲。

【注释】

甲子:指农历甲子年,即1934年。

筋骸:指身体和骨头。

烟火:指人间烟火,世态炎凉。

跨:骑。

园丁:指种地、管园的人。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1934年秋,当时他已离开上海,去往安徽歙县的山乡。诗人在旅途中偶得佳句,写下这组七言绝句。

“筋骸未废宁为老,烟火犹通岂是贫。”这是第一首。意思是说,我的身体筋骨虽然衰败了,但我的精神并没有衰老,仍然像年轻人一样活泼;人世间的烟火气息还依然存在,但我并不因此而感到贫穷。此诗表达了诗人不屈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心态。

第二首“时跨一驴山县去,园丁野老尽相亲。”意思是说,我经常骑着驴从县里走过,与种地、管园的人都很亲密。此诗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生活的关注。

第三首“日暮苍山路远归,风轻马疾意舒迟。”意思是说,天黑的时候,我骑着马沿着山路回家,风轻轻地吹着,马儿也跑得很快,我觉得很惬意。此诗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第四首“烟村竹坞半藏晖,渔父樵妻共晚归。”意思是说,烟雾笼罩的村落,竹林中隐约可见阳光,渔夫和樵夫们一起晚上回家。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乡村生活画面。

第五首“山僧莫怪我多事,因念平生亲旧疏。”意思是说,山中的僧人不要奇怪我常常打扰他们,因为我想起了我的亲朋好友们的疏远冷落。此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感。

第六首“闲云落处无多路,野水横来有几家。”意思是说,闲散的云彩飘荡着,没有多少路可以走;野河蜿蜒流淌,有几户人家居住。此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独特观察。

第七首“溪桥夜渡无人问,篱落寒花独自开。”意思是说,夜晚在溪桥上渡河的时候,没有人问我为什么;只有篱笆旁的寒花独自开放。此诗表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领悟。

第八首“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意思是说,人生得意的时候,应该尽情欢乐,不要让金樽空对着月亮。此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

第九首“莫道身闲总是福,要须心到乐无穷。”意思是说,不要说我身闲心静就是好事,必须要让我的心快乐无穷无尽。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第十首“自怜筋骸久不健,况乃烟霞常满襟。”意思是说,我可怜自己长时间没有锻炼,何况烟霞常常充满我的胸怀。此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和对生活的无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