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涔涔齿动摇,医骄折简不能招。
亦知客疾无根柢,少健还能起负樵。

【注释】

贫病:贫穷而生病。涔涔(cén cén):形容泪流不止的样子。折简,指书信。无根柢,即不牢固。客疾:客人的疾苦。起负樵:起身去砍柴。

【赏析】

这是一首自嘲诗。诗人因久患疾病,身体衰弱,生活贫困,心情十分抑郁。他写了两首自嘲诗,以自我解嘲。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他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头痛涔涔齿动摇”,写自己头昏眼花,牙齿打颤,显然是病情严重。“医骄”是说医生傲慢,不肯治疗。这两句是第一首,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病重、无力治疗的悲凉心境。

“亦知客疾无根柢,少健还能起负樵”,是第二首。意思是说,我知道我的病是没有根本的治疗方法的,即使身体稍微好一些,也还能去砍柴。这里用了《庄子·外物》里“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匠石,斫,则必类;削,则必象;鐻,则必肖。臣之工弗能支矣!’今臣之方中,蓬之心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潞,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大意是说,我知道自己这个病没有根治的办法。不过,只要我还有点力气,就能出去干活。这是说自己病后仍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表现了诗人乐观的精神。

这首诗是自慰诗,用意很妙。前四句是自叹穷途末路,潦倒不堪;后四句却是反语,说病虽重,但还能做点事,表现出一种豁达大度的态度。

诗一开头就写自己头昏眼花,牙齿打颤,显然是病重。这种写法,既写出了自己的病态,又暗示了自己穷困潦倒的处境。接下来说“医骄”,是因为病重不能医治。这句是说自己无力医治自己的病了。但紧接着又来一句“亦知客疾无根柢”,意思是尽管病重,但只要还能勉强支撑着身体,还是可以出门的。这里的“客疾”,既是说自己的身体不好,又含有自己处境艰难的意思。“无根柢”,说明病重到了连治都没有办法的地步。但紧接着的下句:“少健还能起负樵”,却突然来了个转折,表示自己虽然病重,但还能出门干活。“负樵”,是说担柴、劈柴之类的活,是辛苦的体力劳动。这一句是说自己虽然病得厉害,但还是能干一点活的。这两句诗,前后照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使读者感到既惊讶又好笑。

这两句诗,表面看是写自己的病状,实际上是写自己的处境和心情。诗人因病致贫,生活困苦,心情十分抑郁。但他没有因此而消沉下去,而是以幽默的语言,写出了自己的自信和乐观精神。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前一句“亦知”二字,表明前面所说的都是虚词。诗人用“无根柢”、“少健”等字,表面上似乎是在说自己的病没有根本的治疗方法,其实这些字都是有双关意义的。“无根柢”的“无”字,既可以理解为病没有根本的治疗方法,也可以理解为病没有根源;“少健”的“少”字,既可以理解为身体虚弱,也可以用作动词,表示勉强做事。因此,“亦知客疾无根柢”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我知道我的病是没有根本的治疗方法的。其实意思却是:我知道我的病症虽然没有根本的治疗方法,但我还有点力气,还可以勉强做事。这样一解释,前面的虚词就都有了实在的意义了。后一句“少健还能起负樵”的意思是:身体虽然虚弱,但还有点力气,还能出门干活。这里“还”字也有双关意义,既可以理解为“还能够”,又可以理解作“仍然”。因此,“少健还能起负樵”的表面意思是:身体虽然虚弱,但还有点力气,还能出门干活。其实意思却是:身体虽然虚弱,但还有点力气,仍然能出门干活。这样一解释,前面的虚词就有了实在的意义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尽管我病得很重,但还有点力气,仍然能出门干活。这是说自己虽然病重,但仍不失乐观精神。

每句七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用典自然贴切,既符合自己的身份处境,又不显雕琢痕迹;语言通俗流畅,既符合口语习惯,又不乏文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