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何人爱岩壑,为山未成储荦确。
散落支床压酒槽,大或专车小拳握。
幽人邂逅为绝叹,修绠趣取寒泉濯。
峭峰幽窦相吐吞,翠岭丹崖渺联络。
石不能言意可解,问我胡为怜寂寞。
人间兴废自有数,昔弃何伤今岂乐。
斯言妙矣予则陋,敢对石友辞罚爵。
为君宽作十日留,在眼便同真着脚。
【注释】嘉阳:地名,位于今江西省。官舍:官府的住宅。奇石:指形状奇特的石头。甚富散弃无领略者:非常丰富,但无人欣赏。予:我。始:开始。假山:假山石,即用石头堆砌成的假山。因名西斋曰小山堂:因此给西斋取名为“小山堂”。西斋:西面的房屋。日小山堂:即小山堂。赋短歌:写一首短歌。
昔人何人爱岩壑,为山未成储荦确。 古人喜爱山川,认为山是自然形成的,有棱角。为山:筑造山。储荦确:堆积、磨琢。这里指用人工的方法把岩石堆积起来,磨琢成山峰的样子。
散落支床压酒槽,大或专车小拳握。 巨石被随意摆放,有的像床架一样横放在桌上,有的像压酒槽一样立在地上。大:大的石块;专车:特制的车子。拳头般大小,足以载重。
幽人邂逅为绝叹,修绠趣取寒泉濯。 幽居的人在无意间发现了这些石头,感叹不已,于是用长绳汲水来洗濯它们。邂逅:偶然相遇。绝叹:极度惊叹。修绠:长绳。趣:通“趣”,意思是说,用长绳汲取泉水,来洗濯这些奇异的石头。
峭峰幽窦相吐吞,翠岭丹崖渺联络。 山峰陡峻而深邃,洞穴幽深曲折,相互连接,景色优美。峭:高峻。窦:洞。吐吞:相互连通。翠岭:青翠的山岭。丹崖:红色的山崖。渺联络:相互连接。
石不能言意可解,问我胡为怜寂寞。 这些石头虽然无声无语,但却能让人理解它们的意蕴,令人产生同情和怜悯之情。胡:为什么。
人间兴废自有数,昔弃何伤今岂乐。 世间的兴盛和衰败自有它的规律,过去被抛弃的石头现在难道就快乐吗?兴废:指世事的兴衰变化。数:规律。
斯言妙矣予则陋,敢对石友辞罚爵。 这话说得多么巧妙,但我却很愚笨,不敢以礼相待,只能向这些石头的朋友表示歉意。斯言:这句话。斯言妙矣:这句话非常巧妙。陋:愚笨。
为君宽作十日留,在眼便同真着脚。 我给你留下十天时间,你在这里就仿佛真的踏上了土地一样。宽作:宽裕地给予。
【赏析】
这是一篇题于嘉阳官舍小山堂墙壁上的短诗。此诗通过描写作者对奇山异石的喜爱及由此引起的联想,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开头两句“昔人何人爱岩壑?为山未成储荦确。”说的是古代的人们喜欢山丘,但是还没有人能够把它堆砌成形,使它具有自然的美。这两句话既说明了山的来历,也表现了人们对于山的喜爱,还点出了这首诗的主题——赞美山的美。
接下来四句“散落支床压酒槽,大或专车小拳握。”是对山进行具体描述,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山的外形特征。这里的“支床”、“压酒槽”都是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大山的体积之大,形象逼真。
接着四句“幽人邂逅为绝叹,修绠趣取寒泉濯。”写的是作者意外发现奇山时的情景。“幽人”指的是那些喜欢清静、隐居山林的人,他们偶然间发现这些奇异的石头时,感叹不已,用长绳子汲水来洗濯它们。这里写出了作者对山的喜爱和惊喜之情。
下面四句“峭峰幽窦相吐吞,翠岭丹崖渺联络。”写的是山中的景象,峭峰幽谷相互连接,青山绿崖相连不断。这里不仅写出了山的雄伟壮观,还写出了山中景色的美妙动人。
最后四句“石不能言意可解,问我胡为怜寂寞。”写的是作者对山的感受。石头虽然没有声音,但是它却能够传达人们的心意,让人产生同情和怜悯之情。这里写出了作者对山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它不仅赞美了山的美,还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和谐共生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