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
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纡。
劲气钟义士,可与共壮图。
坡陀咸阳城,秦汉之故都。
王气浮夕霭,宫室生春芜。
安得从王师,汛扫迎皇舆。
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
士马发燕赵,布帛来青徐。
先当营七庙,次第画九衢。
偏师缚可汗,倾都观受俘。
上寿大安宫,复如正观初。
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
志大浩无期,醉胆空满躯。

观大散关图有感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二十抱此志,五十犹癯儒。

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迂。

劲气钟义士,可与共壮图。

坡陀咸阳城,秦汉之故都。

王气浮夕霭,宫室生春芜。

安得从王师,汛扫迎皇舆。

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

士马发燕赵,布帛来青徐。

先当营七庙,次第画九衢。

偏师缚可汗,倾都观受俘。

上寿大安宫,复如正观初。

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

志大浩无期,醉胆空满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边塞画卷,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战争的深刻思考。

诗人以“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开篇,展现了一幅边疆将士英勇杀敌的场景。他们不畏艰险,奋勇杀敌,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这里的“狂胡”指的是敌人,诗人通过描绘他们的形象,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人又描绘了一幅大散关、陈仓间的山水画面。这里山峦叠嶂,江河纵横,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山川郁盘纡”则暗示了战争给国家带来的破坏和痛苦。

诗人通过对咸阳城的描写,表达了对秦汉故都的怀念之情。这里虽然已经变成了荒废的地方,但依然有王气在弥漫,可见历史的沧桑变化。诗人用“王气浮夕霭”来形容咸阳城的风貌,既表现了其曾经的辉煌,也暗含了现在的衰落。

诗人以“安得从王师,汛扫迎皇舆”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统一的期望。他希望通过战争的胜利,可以迎来国家的繁荣昌盛。

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满足,反而更加关注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他用“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形容战争带来的混乱和破坏。而“士马发燕赵,布帛来青徐”则描绘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负担和痛苦。

诗人以“先当营七庙,次第画九衢”结束全诗,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反思。他认为只有先平定内部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向往,也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百姓的同情。这种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使得这首诗成为了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