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缺处城楼呀,双旗萧萧晚吹笳。
烟深绿桂临绝壑,霜落残濑鸣寒沙。
废台已无隐士啸,遗宅上有高人家。
铃斋下榻约僧话,松阴枕石放吏衙。
杯羹最珍慈竹笋,瓶水自养山姜花。
地炉堆兽炽石炭,瓦鼎号蚓煎秋茶。
少年远游无百里,一饥能使行天涯。
岂惟惯见蓬婆雪,直恐遂泛星河槎。
故巢肯作儿女恋,异境会向乡闾夸。
一杯径醉帻自坠,灯下发影看鬖髿。
【注释】初到荣州:刚到荣州不久。荣州:即四川荣县,唐时曾为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今云南曲靖附近。双旗:指军旗,这里借指军队。
萧萧:形容声音清越。笳:管乐器,用牛角制成。
烟深绿桂临绝壑:绿桂:桂花,一种香木。
残濑:断流的溪水,也泛指小溪。濑:水流急而曲折的地方。鸣寒沙:发出响声,好像霜落的声音一样,沙:沙子。
废台:废置不用的台子,指旧时的台阁或官署。无隐士啸:没有隐居的人吹箫。遗宅上有高人家,遗宅:旧居,宅:房屋。
铃斋:寺院。约僧话:邀请僧人谈话,约:邀请。松阴枕石:指坐在树荫下枕着石头,松阴:指松树林下的阴凉处。放吏衙:指官吏办公的地方。
杯羹最珍慈竹笋,瓶水自养山姜花,地炉堆兽炽石炭,瓦鼎号蚓煎秋茶,一饥能使行天涯:一杯羹中最珍贵的是慈竹笋,瓶子中的水能自行养活山姜花,火炉中烧起的兽形的木炭,瓦罐里煮着的是蚯蚓做的茶。
少年远游无百里,一饥能使行天涯:年轻人远出旅行不需要走百里路,只要饿了,就能走遍天涯。
岂惟惯见蓬婆雪,直恐遂泛星河槎:难道只是见过蓬蒿上飘落的雪花,恐怕就要在银河上划船了。
故巢肯作儿女恋,异境会向乡闾夸:老巢可以作儿女依恋留恋的地方,异乡也会向邻里夸耀介绍。
一杯径醉帻自坠:我喝得酩酊大醉,头上戴的头巾就自己掉下来了。灯下发影看鬖髿:灯下的影子映在脸上就像发鬓一样。
【赏析】《初到荣州》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组诗作品,共十首。这首诗写他初到荣州的所见、所思与感慨,表达了作者对荣州风物人情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炼,意境深远,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开头两句“乱山缺处城楼呀,双旗萧萧晚吹笳”,描绘了荣州城的地理位置和傍晚时分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了荣州城楼的轮廓和晚霞中的笳歌之声。其中“乱山缺处”表现了荣州地势的险要,“双旗萧萧”则写出了傍晚时分的笳歌之声,营造出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中间四句“烟深绿桂临绝壑,霜落残濑鸣寒沙,废台已无隐士啸,遗宅上有高人家”,进一步描绘了荣州的环境与人文景观。其中“烟深绿桂临绝壑”描写了荣州绿桂之盛,“霜落残濑鸣寒沙”则展现了荣州秋日的凄美景象,“废台已无隐士啸,遗宅上有高人家”则揭示了荣州曾经的繁华与衰落。
接下来的几句“铃斋下榻约僧话,松阴枕石放吏衙”则转向了荣州的文化生活,描述了作者在下榻的寺院与僧人对话、在松阴之下枕石而睡的情景,表现出了作者对于荣州文化的认同与喜爱。
最后六句“杯羹最珍慈竹笋,瓶水自养山姜花,地炉堆兽炽石炭,瓦鼎号蚓煎秋茶”,则是对荣州美食的描绘,既有慈竹笋这种珍味佳肴,也有山姜花这种美丽的花卉。这些食物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充分展示了李贺对荣州风物人情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