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之东当笮桥,奔流啮桥桥为摇。
分洪初疑两蛟舞,触石散作千珠跳。
壮声每挟雷雨横,巨势潜借鼋鼍骄。
梦回闻之坐太息,铁衣何日东征辽。
衔枚度碛沙飒飒,盘槊断陇风萧萧。
不然投檄径归去,短篷卧听钱塘潮。

【注释】

①浣花江:即浣溪江,在成都西面。②笮桥:古时水路桥梁名,因形似竹节而得名。③奔流啮:水流奔腾激荡。啮:冲击。④两蛟舞:形容江水势大。蛟,古代传说中龙的一类动物,这里泛指水中动物。⑤散:分散。⑥壮声:雄浑的声音。⑦胁:夹持。⑧鼋:大鳖。⑨梦回闻之坐太息:梦醒后听到这声音不禁叹息。⑩铁衣:战袍。东征:出征。辽:指辽地,即今辽宁一带。⑩衔枚:口衔枚,口中含枚,以防喧哗。度碛沙:渡过沙漠。沙飒飒:风声。盘槊(shuò):手持长柄兵器盘腿而坐,像盘龙一样。断陇:山间道路。萧萧:风声。13.短篷卧听钱塘潮:用钱塘江潮声来比喻诗中所写声音的气势,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豪迈与不屈。14.投檄径归去:投文告状回家。檄:文告。径:直接;径直。15.短篷:小船。

【赏析】

《夜闻浣花江声甚壮》,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作者豪情壮志的作品。

首联“夜闻浣花江声甚壮”一句,是全诗的总领,它概括了前四句所写的内容,点明了主题。浣花江,即浣溪江,发源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自北向南流入锦江。此联先从听觉上写江声,然后才写到江水,这样既写出了江声的雄浑壮阔,又引出下文对江水的描写。

颔联“分洪初疑两蛟舞,触石散作千珠跳”,是对江声的进一步渲染。分洪,是指江水分流入海或湖泊等。此处借指江水奔涌入江。两蛟舞,形容江水奔腾之势犹如两条巨蛟翻滚翻腾,形象生动。千珠跳,形容江水溅起的水花如千百颗珍珠跳动,更增加了江声的雄浑壮阔之感。

颈联“壮声每挟雷雨横,巨势潜借鼋鼍骄”两句是承上启下,由江声过渡到江水的具体描写。挟,夹持、携带的意思。横:横溢的样子。这句意思是说,江上的涛声常常夹杂着雷声和雨声,气势磅礴;同时,它又借助于水底的龟、鼍(乌龟和甲鱼),表现出一种威猛之势。

尾联“梦回闻之坐太息,铁衣何日东征辽”两句是全诗感情转折的地方。作者在这里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情怀。太息:叹息。铁衣:战衣。辽,指辽地,即今辽宁一带。这两句是说,当夜梦中听到了这浩大的江声,禁不住悲叹自己的远大抱负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何时才能披挂上战甲,挥师东征辽地?

这首诗是作者在戍守边疆之时所写,表现了他豪情壮志、忧国忘家的爱国情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