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刀一刺山为开,壮士大呼城为摧。
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动地银山来。
长戈逐虎祁连北,马前曳来血丹臆。
却回射雁鸭绿江,箭飞雁起连云黑。
清泉茂草下程时,野帐牛酒争淋漓。
不学京都贵公子,唾壶麈尾事儿嬉。
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的《出塞曲》。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展现了边疆将士的英勇和豪迈。下面是各句的解释:
佩刀一刺山为开(译文:用一把刀轻轻一刺,山峰仿佛被打开了)
注释:这里的“佩刀”是指古代战士腰间佩戴的武器——匕首。“刺山为开”形容匕首锋利无比,能够轻易地打开山峰,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战士的勇猛和武器的威力。壮士大呼城为摧(译文:壮士们大声呼喊,让城墙为之崩塌)
注释:这句诗通过壮士们的呼喊声,表现出他们对敌人的强烈攻势和对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三军甲马不知数(译文:三军的盔甲和战马的数量难以计算)
注释:这里描述了战场上的混乱场景,三军的盔甲和战马数量庞大,难以准确计数。这既反映了战争的规模,也暗示了战争的激烈程度。但见动地银山来(译文:只看见地面震动,像银山一样滚来滚去)
注释:这是对战场景象的生动描绘,通过“动地银山”的形象,表达了战争的震撼力和破坏力。长戈逐虎祁连北(译文:长戈追赶猛虎,祁连山下)
注释:这里的“长戈”指的是长柄兵器,“逐虎”则表示追击猛兽。这句话描绘了战士们勇敢追击敌人的场景,充满了战斗气息。马前曳来血丹臆(译文:马前拖来的是血迹斑斑的铠甲)
注释:这句诗通过描述血迹斑斑的铠甲,展现了战士们在战斗中的勇猛和牺牲精神。却回射雁鸭绿江(译文:回头射出的是雁群、鸭群)
注释:这里的“射雁鸭绿江”可能是诗人的想象或者夸张的描绘,表达了战士们对敌人的猛烈攻击。箭飞雁起连云黑(译文:箭如雨下,雁群惊起,云层变黑)
注释:这句诗通过描绘箭如雨下的景象,形象地表现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和激烈的战斗场面。而“连云黑”则进一步强调了战斗的激烈程度。
赏析:这首诗以出塞为主题,通过对边疆将士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豪迈。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如“佩刀一刺山为开”、“长戈逐虎祁连北”等,使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强烈的节奏感。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和文化元素,如“雁群”、“雁矢”等,使得诗歌更具历史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