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苦多雨,肩舆走江村。
过市居人集,陟险兵子喧。
日昳休野寺,汛扫开北轩。
雾气如苍虬,夭矫出洞门。
溪清见白石,纠结菖蒲根。
游鱼去甚健,投饵弃不吞。
嗟予独何为,贪禄忘故园。
驰驱不自恤,面有风沙痕。
俯仰二十年,竟孤明主恩。
寄谢众君子,努力苏元元。

诗句释义

  1. “六月苦多雨,肩舆走江村。”
  • 【注释】:六月天气多雨,我背着行李在江边的小村庄走动。
  • 【赏析】:诗人描绘了当时六月的气候情况,连绵的雨季使得江边的村庄也变得湿润。这种描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感受。
  1. “过市居人集,陟险兵子喧。”
  • 【注释】:经过市场的时候,居住的人们都聚集在一起;攀登险要的地方,士兵们大声喧哗。
  • 【赏析】:这里通过描写市场和士兵的喧闹,表现了当时社会活动的繁忙和人们生活状态的差异。
  1. “日昳休野寺,汛扫开北轩。”
  • 【注释】:太阳偏西时,我在野外的寺庙休息;清理庭院,打开北窗。
  • 【赏析】:这里的“日昳”指的是日落时分,“汛扫”则是清扫的意思。通过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又有序的生活画面。
  1. “雾气如苍虬,夭矫出洞门。”
  • 【注释】:雾气如同一条苍劲的老龙,蜿蜒曲折地从洞口飞出。
  • 【赏析】:诗人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浓雾比作苍龙,形象地描绘了雾气的形态和动感。
  1. “溪清见白石,纠结菖蒲根。”
  • 【注释】:溪水清澈,可以看到白色的石头;菖蒲的根部纠缠在一起。
  • 【赏析】: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示了自然的纯净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1. “游鱼去甚健,投饵弃不吞。”
  • 【注释】:游动的鱼儿十分健壮,它们不会吞食放在水面上的饵料。
  •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鱼儿的自由本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中生灵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1. “嗟予独何为,贪禄忘故园。”
  • 【注释】:我独自感到悲哀,为了追求功名而忘记了我的故乡。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失落和反思,反映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薄态度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1. “驰驱不自恤,面有风沙痕。”
  • 【注释】:我忙于奔波,不顾自己的安危,脸上留下了风沙的痕迹。
  • 【赏析】:这里体现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的坚持和奋斗精神,以及面对困难时的无奈和辛酸。
  1. “俯仰二十年,竟孤明主恩。”
  • 【注释】:我低头仰望二十年,终于明白皇帝的恩宠是孤独的。
  •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诗人对于政治变迁的深刻感悟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1. “寄谢众君子,努力苏元元。”
  • 【注释】:我向各位君子致以感谢,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使元元(百姓)得到拯救。
  • 【赏析】: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希望他人能够共同参与到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中来。

译文

六月天多雨水,我背着行李在江边小村庄行走。路过集市时,居住的人都聚在一起;攀登险要的地方,士兵们大声喧哗。当太阳偏西时,我在野外的寺庙休息;清理庭院,打开北窗。浓雾如同苍劲的老龙,蜿蜒曲折地从洞口飞出。溪水清澈,可以看见白石;菖蒲的根部紧紧相连。游动的鱼儿十分健壮,不会吞食放在水面上的饵料。我独自感到悲哀,为了追求功名而忘记了我的故乡。我忙于奔波,不顾自己的安危,脸上留下了风沙的痕迹。低头仰望二十年,终于明白皇帝的恩宠是孤独的。我向各位君子致以感谢,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使元元得到拯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