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
酒醒客散独悽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
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
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
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
公归上前勉画策,先取关中次河北。
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
黄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
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

【注释】

范舍人:范阳(今河北易县)人张说,曾任中书舍人。

高光:比喻君主圣明贤能。

胡语:指少数民族的语言。

皇天震怒贼得长:天帝发怒,使敌人得以久据中原。

旄头:古神话传说北方有十二个星宿,称为“十二辰”,以杓柄指向为标志。

黄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皇帝住在黄门、甘泉宫,有很多老朋友,一定会打败敌寇的。

神州:这里泛指南方。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当时安禄山叛军攻陷了洛阳,诗人被贬为岳州司马。这首诗是诗人送别被贬的好友范舍人的。范舍人曾因直言敢谏而得罪权臣李林甫,被贬出朝廷,流放到岭南。诗人在送别的筵席上,借酒浇愁,写下此诗赠别。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遭贬离京的同情和对他的关心,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担忧。

首联点题,写范舍人生前酷爱饮酒,但并不因此而沉湎于酒,只是想借此醉中忘却一切烦忧。颔联写范舍人在宴会上的孤独落寞之情,以及他思念国事、忧虑国家命运的心情。颈联写范舍人离开京城时的情景,用“君如高光那可负”一句表达对友人的安慰和鼓励,同时暗喻自己虽然身处逆境,却仍然不忘忧国忧民。尾联写自己对范舍人的祝愿,希望他能早日平安归来,为国家洗刷耻辱。

此诗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忧虑和担忧,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豪迈胸怀和爱国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