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三日风,万鼓鸣船头。
欲去不得发,卧对青灯幽。
听儿诵离骚,可以散我愁。
微言入孤梦,恍与屈宋游。
睡起铜瓶响,欣然唤茶瓯。
吾道无淹速,风伯非所尤。

【注释】

阻风:因船行受阻而停留。

沙市三(sān)日风:在沙市停留了三天,指停泊时间长。

万鼓:形容鼓声密集。

不得发:船不能起航。

青灯幽:点着一盏孤寂的灯火。

离骚:指屈原的《离骚》,是一篇长诗。

微言:微妙的言论或言辞。

屈宋:指屈原与宋玉,战国时楚国诗人。

铜瓶:古代一种盛水器。

欣然:高兴的样子。

吾道无淹速:我的道理没有耽搁。

风伯:传说中的管风雨的神,此处指风神。

【译文】

三天时间停泊在沙市,万鼓齐鸣响彻船头。

想走却无法扬帆启程,卧对孤灯,心境幽深。

听着儿子念屈原的《离骚》,能让我忘却忧愁。

那些微妙言论进入我的梦境,恍如和屈原、宋玉一同游历。

睡醒后看到铜瓶里的水响,高兴地呼唤茶瓯来泡茶。

我的道义没有耽搁,不会因为天气恶劣而改变。

大风之神也不是我所畏惧的。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旅途遇阻留滞于沙市的诗作,抒发了诗人在逆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

首二句“沙市三日风,万鼓鸣船头”,描绘了诗人在沙市停留了三天,万鼓齐鸣的壮观场景。诗人以“沙市三日风”开篇,既交代了地点,又表达了自己滞留沙市的原因。接着,“万鼓鸣船头”形象地描绘了船头鼓声震天的场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这里的“万鼓鸣船头”既是实景,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象征着诗人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接下来的两句“欲去不得发,卧对青灯幽。”则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虽然有离开的意愿,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只能躺在床上,面对孤寂的灯光,感受内心的孤独与落寞。这里的“欲去不得发”既反映了诗人的无奈,也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而“卧对青灯幽”则描绘了诗人在这种环境下的生活状态,既体现了他的生活情趣,也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四句“听儿诵离骚,可以散我愁。微言入孤梦,恍与屈宋游”,是诗人在听儿子朗诵屈原的《离骚》时的感受。他通过这首诗中的微言妙语,仿佛进入了屈原和宋玉的梦境,与他们一同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旅行。这里的“离骚”不仅是屈原的诗歌,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诗人通过这首诗,找到了化解内心忧愁的方法,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四句“睡起铜瓶响,欣然唤茶瓯。吾道无淹速,风伯非所尤”,则是诗人醒来后的情景描绘。当他听到铜瓶里的水声时,立刻想起了早先的遭遇,但并没有因此而沮丧或后悔。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决心,继续前行。这里的“欣然唤茶瓯”既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经历。他通过自身的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乐观豁达、坚持自我、勇于面对困难的人的形象。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和坚韧,不断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