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匹马飞腾遍九州,如今苦无騕袅与骅骝。葛陂之龙又难致,兀兀安得忘吾愁。
幸馀一事差可喜,云山万里芒鞋底。曳杖行穿嶓冢云,试茶手挹香溪水。
江西山水增怪奇,疏山之名旧所知。惜哉不见侏儒师,尚想薪水俱空时。
寺门欲近山若拆,老树苍崖含古色。挂包便住吾岂能,一来要是疏山客。

这首诗是苏轼的《游疏山》,以下是逐句释义、译文及注释:

  1. 我愿匹马飞腾遍九州,如今苦无騕袅与骅骝。
  • “我愿”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和广阔天地的向往。
  • “马”在古代常用以代指骏马。
  • “飞腾”意味着快速移动或上升。
  • “遍九州”指的是遍及整个中国。
  • “苦无”表示极度缺乏。
  • “騕袅”和“骅骝”分别指骏马,这里可能是指马匹因为各种原因(如疾病、年老等)无法提供飞行的能力。
  1. 葛陂之龙又难致,兀兀安得忘吾愁。
  • “葛陂”是一个地名,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点或者是泛指某个地方。
  • “龙”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吉祥和力量,但在这里可能是指难以获得的资源或者机会。
  • “难致”意味着难以得到或实现。
  • “兀兀”表示孤单、无助的状态。
  • “吾愁”指的是诗人内心的忧愁和不安。
  • 这句表达了诗人因无法得到他所希望的东西(可能是某种资源或机会)而产生的孤独和忧虑。
  1. 幸馀一事差可喜,云山万里芒鞋底。
  • “幸余”即庆幸之余。
  • “一事”可能是指某件小事或成就。
  • “差可喜”意味着足够令人高兴或欣慰。
  • “云山”通常指连绵不断的山脉,这里可能是指远方的山水风光。
  • “芒鞋底”指的是穿着草鞋行走于山间小径。
  • 这句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找到了一点令他感到欣慰的事情(可能是发现了一处美丽的风景或遇到了一位朋友)。
  1. 曳杖行穿嶓冢云,试茶手挹香溪水。
  • “曳杖”意为手持拐杖行走。
  • “嶓冢”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山峰或地区。
  • “云”可能指云雾或山间的雾气。
  • “试茶”意指品茶,可能是在品尝当地的茶叶。
  • “手挹”意为用手捧取。
  • “香溪水”很可能是指某个美丽的溪流,水中含有香气。
  • 这句描述了诗人徒步旅行的情景,一边行走一边品茶享受自然之美。
  1. 江西山水增怪奇,疏山之名旧所知。
  • “江西”指的是江西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 “山水”可能是指江西的自然风光,包括山脉、河流等。
  • “增怪奇”意味着更加奇特和不同寻常。
  • “疏山”可能是一个地名,也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山形或地貌。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江西山水的新奇感受,以及他对“疏山”这个地名的记忆和了解。
  1. 惜哉不见侏儒师,尚想薪水俱空时。
  • “惜哉”意为可惜。
  • “侏儒师”可能是指专门研究侏儒的人或学派。
  • “薪”在这里指的是柴火或燃料。
  • “尚想”意为仍然怀念。
  • “薪水俱空”意味着柴火已经烧尽,形容生活贫困或资源匮乏。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深入研究侏儒的学者(或学派)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生活贫困状况的同情和感慨。
  1. 寺门欲近山若拆,老树苍崖含古色。挂包便住吾岂能,一来要是疏山客。
  • “寺门”指的是寺庙的门。
  • “欲近”意味着想要靠近或接近。
  • “山若拆”可能是指山体崩塌或被拆除的比喻。
  • “老树苍崖”形容古老的树木和悬崖。
  • “挂包”可能是指携带行李或背包。
  • “便住”意为就住宿下来。
  • “吾岂能”意为我怎么能(这样)。
  • “疏山客”可能是指住在山上的游客或隐士。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寺庙附近美丽山景的喜爱,以及他愿意成为那里的隐士或游客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