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盎盎催官柳,柳色黄如盏中酒。
桥边微径惬幽寻,世外高人共携手。
参差茅舍出木末,隐映酒旗当浦口。
插花处处引村童,失道时时问耕叟。
客堪共醉百无一,事不谐心十常九。
日斜潮落不可留,孤舟欲上频搔首。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娥江野饮赠刘道士》。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注释和赏析:
春光盎盎催官柳,柳色黄如盏中酒。
注释:春天的阳光明媚,催促着官道旁的柳树生长,柳叶的颜色就像一盏盛满黄色的美酒。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春光明媚,柳树生长旺盛,颜色鲜艳如同黄色的美酒。通过对比,突出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桥边微径惬幽寻,世外高人共携手。
注释:桥边的小路让人感到清新幽静,与世隔绝的高人一起携手前行。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同探索的愉悦心情。桥边的小路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感觉,而“世外高人”则象征着超脱世俗的境界,共同携手前行则体现了彼此间的友谊和默契。参差茅舍出木末,隐映酒旗当浦口。
注释:参差不齐的茅屋从树木的顶端露出,隐蔽在水面倒影中的酒旗出现在岸边。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景象,茅屋错落有致,掩映在树木的绿意之中;而倒映在水面上的酒旗则增添了几分热闹和生活气息。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插花处处引村童,失道时时问耕叟。
注释:随处可见的花丛吸引了村里的孩子,他们在田间迷路的时候会向耕田的老农询问方向。
赏析:这句诗反映了乡村生活的宁静和美好。孩子在花丛中欢快地玩耍,而耕田的老农则勤劳地耕作,两者之间形成了和谐的画面。这种场景展现了农村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生活氛围。客堪共醉百无一,事不谐心十常九。
注释:客人可以尽情地畅饮,但事情总是难以如意,十次中有九次不顺心。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尽管可以尽情地畅饮,但现实中的事情往往不如人所愿,充满了挫折和不顺。这种感叹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深刻理解和感悟。日斜潮落不可留,孤舟欲上频搔首。
注释:太阳即将落山,潮水开始退去,我无法停留,正打算登上小舟离去。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潮水即将退去的场景,暗示了作者即将离开的情境。而“欲上频搔首”则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舍和留恋之情。这种情感表达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揭示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感慨和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