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云昼埋山,白雨夜溢渠。
虚堂闪风灯,独处谁与娱。
吾生过六十,鬓发日夜疏。
出当饮美酒,归当读奇书。
可怜两不遂,兀兀如枯株。
明复对胥吏,孤愤何由摅。

【注释】

苍云:指浓密的云层。昼埋山:白天也像山一样被云遮蔽。白雨:白色的雨水,泛指细雨。溢渠:溢出的河水。虚堂:空旷的厅堂。闪风灯:闪烁着灯光。独处谁与娱:独自一个人在何处娱乐。吾生过六十:我的一生已度过六十个春秋。鬓发日夜疏:头发和鬓边都一天天地稀疏。出当饮美酒:外出时应当喝上一杯美酒。归当读奇书:回到家里应当读上几本奇书。两不遂:两个愿望都没有实现。兀兀:孤独的样子。如枯株:像枯萎的树木一样。明复对胥吏:白天又面对官吏。孤愤何由摅(shū):独自的愤怒从哪里发泄呢?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写其人生感受及志向抱负。

首联写诗人的遭遇。他一生仕途坎坷,壮年时期就“出当饮美酒”了,而到“归当读奇书”却只能空自叹息,因此感到“可怜”。

颔联写诗人的孤独苦闷。由于长期处在这种境况中,他只好在空旷的厅堂里独坐,只有风灯作伴,寂寞难耐,于是“独处谁与娱”。

颈联写诗人的人生感慨。他感叹自己一生度过的春秋已经很多了,可是白发、秃鬓仍然一天天增长,这使他感到悲哀。他想到自己应该出去享受美酒,可又没有机会;回到家中应该读些好书,可又没有机会,于是不禁感到十分惆怅。

尾联写诗人的理想破灭。他的志向本来是要出仕做官,为老百姓办点好事;回家后则要专心读书,以充实自己。但是,现在他只能在空寂的厅堂里对着官吏发呆,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因而感到无比悲苦。

这首诗反映了封建社会中一部分知识分子的苦闷心理。诗中所表现的愁闷之情,既不是因个人遭际而引起的,也不是由于政治黑暗而产生的,而是由于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这种愁闷既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