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先鸣鸡兴,夕殿栖鸦还。
符檄积几案,寝饭于其间。
榜笞督租赋,涉笔骍我颜。
忽忽过白日,胡能慰茕鳏。
叶脱横林疏,䰀鬌溪南山。
岂无一杯酒,吾事何时闲。

《秋兴二首》是晚唐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写于天宝十五年(756)秋天,此时诗人在夔州。

其一

朝先鸣鸡兴,夕殿栖鸦还。

符檄积几案,寝饭于其间。

榜笞督租赋,涉笔骍我颜。

忽忽过白日,胡能慰茕鳏。

注释:

早晨听到公鸡打鸣起身,晚上看到乌鸦归巢才回宫去。

朝廷的公文堆积在案头,睡觉吃饭都在案头。

命令官吏们督促赋税,我沾沾自喜地写下了这些公文。

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觉过了白天,怎能安慰那些穷苦的人?

树叶脱落横飞疏疏落落,山南山北都是秃树。

难道没有一杯美酒吗?我的官事何时才能清闲?

赏析:

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五载(756),时杜甫在夔州。此篇借咏物抒怀,托意深远,沉郁悲愤,感慨万端。

开篇两句,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从清晨到夕阳,从公鸡的报晓到栖鸦的归林,时间过得真快呀!“符檄”,即官府文书、文告。“积几案”,犹言堆置案上。这两句是说:早上听到公鸡打鸣起床,晚上看到乌鸦归巢才回宫去,朝廷的公文也堆在案头,睡觉吃饭都在案头。这里既写出了诗人为官的辛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

三四句写自己忙于公事,沾沾自喜。“榜笞”即责罚。“涉笔”指执笔写作。这两句是说:每天忙碌着处理公务,沾沾自喜地写下了这些公文。诗人通过“沾沾”两字,将那种得意洋洋、自以为是的心态表达得淋漓尽致。

五六句写诗人为官的辛劳。“忽忽”,形容时间过得真快呀!“过白日”,犹言度过白天。这两句是说:一天又一天不知不觉过了白天。诗人运用“忽忽”一词,表现了诗人因公务繁忙而不觉日月易逝、时光易老的心境,同时也反映了封建社会官僚机构的冗繁与腐败,以及诗人对这种状况的不满和忧虑。

七八句写诗人关心百姓疾苦,希望他们能有个好日子过。“胡”,何、如何之意。“茕鳏”,孤独无依的人。这两句是说:怎能安慰那些穷苦的人?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他对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强烈不满和愤慨。

九十句抒发诗人的苦闷。“叶脱”,指树叶飘落。“横林”,指树林倾斜。这两句是说:难道没有一杯酒吗?我的官事何时才能清闲?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表达了他对当权者只顾自己享乐、不恤民情的强烈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感慨。这两句诗以景起兴,以景结情,意境开阔,含蓄深沉。

这首诗以咏物抒怀,托意深远;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全诗以景起兴,寓情于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人民的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