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槐雨霋霋,凫雁水拍拍。
晓行城南路,落叶满阡陌。
新霜上衰鬓,吾死亦已迫。
那将有限身,常作未归客。
长吟侧纱帽,万里一秋色。
世俗不足论,天岂无皂白。

【注释】楸(qiū):一种落叶乔木。槐(huái):槐树。霋霋:雨声。凫雁:野鸭。水拍(pā):水面拍打的声音。阡陌: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衰鬓:花白头发,指老人的头发。皂白:指黑白,喻是非曲直。

【赏析】《秋兴二首》是杜甫晚年的组诗。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诗人在成都草堂居住期间,时值秋季,因秋风萧瑟,草木摇落,遂生悲意,有感而发,写下了这两首七言律诗。前一首描写深秋景色,后一首抒发身世感慨,表现了一种旷达、恬淡的人生态度。

第一首写深秋景象,“楸槐”句以雨声起韵,点出时令。“凫雁”两句,写水边景致。“晓行”四句,写诗人晨间出行,目睹满目凄凉的秋色。末句慨叹年华老去,生死之际已迫,表达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全诗意境开阔,格调沉郁。

第二首写秋风中行人所见所闻之景和感受。“新霜”句自伤年老。“那将”二句自叹身非远行,常作客思。“长吟”三句写独处草堂时的闲情逸致。“天岂”二句借喻议论,抒写作者不随世俗、超然物外的思想境界。全诗风格清新隽永,寄慨遥深,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现实的思想。

两首诗均写秋天景色,但一悲一喜,感情色彩不同。诗人虽处于逆境之中,但仍能从大自然的变化中感受到生机,表现出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