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苍龙背负天,蟠踞千载常蜿蜒。
其前横辟为大川,高城鼓角声隐然。
龙庙于山家于渊,世为吾州作丰年。
老守虽愧笔如椽,洁斋试赋迎神篇。
【注释】
乌龙庙:在今四川省眉山市岷江边。乌龙,即岷江。
龙背负天:神话中说龙能背负天空。
蟠踞千年常蜿蜒:蟠踞,盘踞;蜿蜒,曲折伸展。指这条龙在河中盘绕曲折,历经千年。
横辟为大川:在岷江中横着开辟出一条宽阔的河道。
高城鼓角声隐然:远处的高山上传来军鼓战号的声音。
龙庙于山家于渊:龙神住在山中,水神住在深渊。
世为吾州作丰年:世代为州中百姓带来丰收。
老守:老守城官,这里指李冰。
愧笔如椽:惭愧自己的笔像椽木一样粗大,但写不了好文章。
洁斋:清心寡欲,不沾荤腥。
迎神篇:祭祀神灵时的祝文。
【赏析】
《题乌龙庙》是宋代诗人李冰所作。李冰(723~780),字伯况,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绵阳)人。唐代杰出的水利工程师,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李冰一生为人民造福,深得民心,被尊奉为“造物者”。
这首诗是作者任蜀郡太守时所撰。诗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岷江上那座古老的石碑——龙王庙。首句“江边苍龙背负天”,描绘了岷江边上那条古老、雄伟的石碑——龙王庙,它仿佛是一条巨大的苍龙,背负着蓝天,盘踞在千年的河水中,历经沧桑。接着诗人又写道:“蟠踞千载常蜿蜒”,这一句话更加生动地描绘了龙王庙的形象和特点。它盘踞在河中,历经千载岁月的洗礼,始终坚韧而有力。然而,尽管这样强大的存在,它的前身却曾经被砍伐过,留下了一道疤痕,这是它的历史印记。
“其前横辟为大川”,这句诗描述了龙王庙的前身——一座横立在河流中的桥梁,它是岷江上的一道壮观的风景线,也是当地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交通枢纽。而“高城鼓角声隐然”一句,则将我们的视角转移到了远方的高山之上。在这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上,隐约可见战鼓的轰鸣声,那是一支英勇的军队正在向敌人发起猛烈的攻击,为了保卫家园而英勇战斗。这里的“鼓角声”象征着战争和勇气,而“高城”则象征着坚固的城堡或要塞。通过这样的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战争的激烈场景,还暗示了和平与安宁的重要性。
“龙庙于山家于渊”,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龙王庙与山和水之间密切的联系。龙王庙坐落在山间,周围环绕着群山;同时,它又深藏于深渊之中,与大地融为一体。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龙王庙成为了一个神秘而庄严的地方,吸引了众多信众前来朝拜和祈祷。
最后一句“世为吾州作丰年”,更是点明了龙王庙在当地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和作用。作为一位为民造福的杰出代表,李冰不仅建造了这项伟大的水利工程,还为当地带来了丰衣足食的生活。这种精神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成为一代代传承下去的宝贵财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龙王庙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形象。它不仅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更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和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