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如真龙,妥尾卧江碛。
时时登楼望,爪尾略可识。
今朝事大异,千嶂忽如失。
遥知重云外,已有雪数尺。
颇念采薇人,清坐焉得食。
裹饭欲问之,矫首空峭壁。
念昔故山时,僵卧风雪夕。
静闻长松折,声若裂巨石。
天晴视岩涧,鸟兽死如积。
清梦不可寻,抚楯三太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每一句的注释和翻译,以及赏析。
诗句解读及译文:
- “乌龙如真龙,妥尾卧江碛。”
- 释义:乌龙就像真的龙,它的尾巴平卧在江河的沙滩上。
- 译文:乌龙像真正的龙一样,它平躺在河滩上。
- “时时登楼望,爪尾略可识。”
- 释义:我时常登上高楼远望,可以隐约看到它的爪子。
- 译文:我经常登上高楼远望,可以看到它的爪子。
- “今朝事大异,千嶂忽如失。”
- 释义:今天的事情非常不同寻常,山峦突然变得空荡荡。
- 译文:今天的事情非常不同寻常,山峦突然变得空荡荡。
- “遥知重云外,已有雪数尺。”
- 释义:远远地知道重云之外,已经有雪有几寸厚了。
- 译文:远远地知道重云之外,已经有雪有几寸厚了。
- “颇念采薇人,清坐焉得食。”
- 释义:我非常想念采薇的人,清坐在何处能吃饭呢?
- 译文:我非常想念采薇的人,清坐在何处能吃饭呢?
- “裹饭欲问之,矫首空峭壁。”
- 释义:我想带着饭盒去询问它们,抬头一看只有陡峭的山壁。
- 译文:我想带着饭盒去询问它们,抬头一看只有陡峭的山壁。
- “念昔故山时,僵卧风雪夕。”
- 释义:回想过去老家的时候,我僵硬地躺在床上度过风雪之夜。
- 译文:回想过去老家的时候,我僵硬地躺在床上度过风雪之夜。
- “静闻长松折,声若裂巨石。”
- 释义:静静地听着远处的长松折断的声音,声音像断裂的巨石一般。
- 译文:静静地听着远处的长松折断的声音,声音像断裂的巨石一般。
- “天晴视岩涧,鸟兽死如积。”
- 释义:天气晴朗时看岩石涧水,鸟兽的尸体堆积得像山一样。
- 译文:天气晴朗时看岩石涧水,鸟兽的尸体堆积得像山一样。
- “清梦不可寻,抚楯三太息。”
- 释义:清冷的梦境无法寻觅,只能抚摸着栏杆叹息。
- 译文:清冷的梦境无法寻觅,只能抚摸着栏杆叹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乌龙的形象及其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的“乌龙”不仅是自然界的一个生物,更象征着某种精神或哲学的象征。通过观察乌龙的行为和周围环境的变化,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和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通过对“采薇人”,即采薇者(古代的一种官职)的提及,反映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而言,此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