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行南斗边,人归西郊路。
水风吹葛衣,草露湿芒履。
渔歌起远汀,鬼火出破墓。
凄清醒醉魂,荒怪入诗句。
到家夜已半,伫立叩蓬户。
稚子犹读书,一笑慰迟莫。

诗句释义

1 夜出偏门还三山:诗人在夜晚离开了住所,穿过偏僻的门,回到了三山(指代家乡或自己的家)。

  1. 月行南斗边:月亮运行到了南斗宿的边上。南斗是中国古代星宿名,常被用作导航的象征。
  2. 人归西郊路:诗人回到他熟悉的西郊地区。西郊可能是指诗人所在城市的郊区。
  3. 水风吹葛衣:水风拂过,使得穿着葛布衣服的诗人感到凉爽。
  4. 草露湿芒履:草上的露珠沾湿了草鞋的边缘,暗示着天气转凉。
  5. 渔歌起远汀:远处的小洲上响起渔夫的歌声。
  6. 鬼火出破墓:荒废的古墓中出现了不寻常的光亮,可能是由某种神秘力量引起的。
  7. 凄清醒醉魂:清冷的月光和寂静的环境让诗人从醉酒状态中清醒过来。
  8. 荒怪入诗句:奇异的景象进入诗人的诗作。
  9. 到家夜已半:诗人已经到家,但时间已经是深夜。
  10. 稚子犹读书:家中的孩子还在读书,表现出家庭的温暖和教育的延续。
  11. 一笑慰迟莫:孩子的母亲笑了,用轻松的话语来安抚诗人,让他不要过于担心。

译文

夜幕下,我走出家门,穿过偏远的小径,回到了三山。
月光照在南斗旁,我踏上归途。
微风吹拂,我的葛衣感到凉爽;草上的露水湿润了我的鞋边。
远处的小洲上传来渔夫的歌声,荒废古墓中闪烁着不明的光芒。
清冷的月光让我从酒醉中清醒,奇异的景象进入了我的诗篇。
当我回到家时,已是深夜。
家中的孩子还在学习,母亲的一微笑抚慰了我,让我不要过于担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夜晚归来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转变和对家的思念。诗中的自然景象与人物情感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从月升到月落,从夜晚到深夜,诗人的心路历程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这种时间的流逝不仅是物理的,更是内心世界的深化和扩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