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风雨夕,千载孙吴书。
老病虽惫甚,壮气颇有馀。
长缨果可请,上马不踌躇。
岂惟鏖皋兰,直欲封狼居。
万乘久巡狩,两京尽邱墟。
此责在臣子,忧愧何时摅。
南郑筑坛场,隆中顾草庐。
邂逅未可知,旄头方扫除。
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深切担忧和对个人命运的忧虑。
夜读兵书:晚上读书学习兵法战术。
八月风雨夕,千载孙吴书。
老病虽惫甚,壮气颇有馀。
长缨果可请,上马不踌躇。
岂惟鏖皋兰,直欲封狼居。
万乘久巡狩,两京尽邱墟。
此责在臣子,忧愧何时摅。
南郑筑坛场,隆中顾草庐。
邂逅未可知,旄头方扫除。
注释:
- 八月风雨夕,千载孙吴书。
- 这是在描述夜晚阅读兵书的场景。孙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他们的兵法战术被后世广泛研究和学习,因此用“千载孙吴书”来表达对兵法战术的重视。
- 老病虽惫甚,壮气颇有馀。
- 这是在表达自己的身体状况。虽然年纪大了(老),身体也有些疲惫(惫),但内心依然保持着一股豪情壮志(壮气)。
- 长缨果可请,上马不踌躇。
- 这是在表达自己的决心与勇气。如果有机会能够为国家效力,那么我就不会犹豫,立即采取行动。
- 岂惟鏖皋兰,直欲封狼居。
- 这是在表达自己的志向与抱负。不仅仅要击败敌人的前锋(鏖皋兰),还要直接面对敌人的核心力量(封狼居)。
- 万乘久巡狩,两京尽丘墟。
- 这是在表达国家的动荡不安。皇帝长时间外出巡视,导致都城长安和其他两个京城都变成了废墟。
- 此责在臣子,忧愧何时摅。
- 这是在表达自己的责任感。作为臣子,我有责任为国家的安危而担忧,有责任为解除国家危机而努力。
- 南郑筑坛场,隆中顾草庐。
- 这是在描绘自己在成都(南郑)修建兵营和训练军队的情景。同时,也提到了诸葛亮的草庐。
- 邂逅未可知,旄头方扫除。
- 这是在表达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虽然我们有机会能够为国家效力,但是未来的局势仍然不确定,需要随时准备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