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烂醉锦瑟傍,君独醉心编简香。
沉酣骨髓春盎盎,如枕曲蘖罗杯觞。
三万牙签插高架,五千黄卷撑枯肠。
信哉名教有乐地,白首不入无功乡。

【注释】:

醉经堂:指藏书之地。

烂醉:醉得很厉害。

编简:古代书写用的竹简。

盎盎:盛满的样子。

三万牙签:指藏书之多,以书之多比喻读书之广博。

五千黄卷:以书的厚薄比喻读的书多,也比喻读书之多。

信哉:确实呀。

名教:封建礼教。

乐地:享乐的地方。

无功乡:不劳而获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醉经堂中吟咏藏书之乐趣而写的。

第一句说别人沉醉于酒中,锦瑟傍边,而作者却醉心于书卷之中,这两句诗把诗人与别人作了鲜明的对比。“君独”二字表明了诗人自比古人,以突出自己的志趣。第二句进一步写诗人的嗜书如命:他沉浸在书本中,好像春水满盈一样,不觉春意盎然;又如枕头上安放曲蘖一样舒服,仿佛整个身心都沐浴在书香之中。第三、四句描写诗人读书之广博,书卷堆积得像高架一般,黄卷厚厚叠叠撑起他枯肠,表现了读书人对知识的酷爱和求知欲的强烈。

五、六句写诗人藏书之多。“三万”、“五千”是虚数,用以夸张,形容藏书之多。这里运用了一个典故,即《晋书·王濛传》中“家有好李,卖之千金,王公大人不能移夺也”的故事,说明藏书之多到了难以转移的程度。

尾联二句说:确实啊,读书是件乐事,我虽年老体衰,却仍然乐于从事这种不劳而获的事情。“白首”,指头发变白,年纪已老。“功”,指劳苦。“不入无功乡”,意思是说即使老了,也不到那不劳而获的无用地方去(指功名利禄之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