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馀得清风,起坐傍书几。
日长谁晤言,赖此管城子。
欣然共游戏,一笑我忘尔。
群鸿偶下集,但怪惊不起。
古来翰墨事,着意更可鄙。
跌宕三十年,一日造此理。
不知笔在手,而况字落纸。
三叫投纱巾,作歌识吾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关》。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译文:
- 睡起作帖数行:醒来后写了几行字,可能是一首诗或一封信。
- 睡馀得清风,起坐傍书几:在睡眠之余得到清风,起身坐在旁边的书桌旁。
- 日长谁晤言,赖此管城子:日子漫长,没有人交谈,只能依靠这个管城子的笔来倾诉。
- 欣然共游戏,一笑我忘尔:高兴地一起玩乐,笑得忘记了自己。
- 群鸿偶下集,但怪惊不起:一群大雁偶然聚集在一起,只是奇怪它们没有飞起来。
- 古来翰墨事,着意更可鄙: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事,刻意追求更是令人鄙视。
- 跌宕三十年,一日造此理:三十年跌宕起伏的生活,有一天忽然领悟这个道理。
- 不知笔在手,而况字落纸:也不知道手中的笔,何况字已经落到纸上了。
- 三叫投纱巾,作歌识吾喜:三次叫喊放下纱巾,唱歌以表达自己的欣喜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闲暇时刻,通过写作、游戏等活动来消磨时光的情景。诗人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于生活的豁达态度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爱。诗中的“管城子”象征着作者的工具(笔墨),而“三叫投纱巾”则暗示了作者在创作时的激情与投入。整首诗洋溢着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