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吟阴森林,鹿伏朴樕木。
呜呼吾徒愚,仆仆逐肉粟。
联翩怜鸢肩,覆餗速戮辱。
艰难还山间,独欲足畜牧。
跻梯栖西溪,筑屋宿北谷。
光芒常当藏,椟玉触俗目。
【注释】
禽吟:鸟鸣。阴森(sēn):形容声音低沉。朴樕(zhōu):指粗糙的木材。呜呼:叹词,表示感叹。吾徒愚:我的同伴愚昧。仆仆:勤苦的样子。逐肉粟:追逐肥美的食物。联翩:接连不断的样子。怜:怜悯。鸢(yuān)肩:指鹰的翅膀。覆餗(sù)速戮辱:比喻因失败而受到羞辱。艰难:处境艰难。山间:指山林之间。独欲足畜牧:独自满足于畜牧的生活。跻(jī)梯:登梯。栖(qī)西溪:在西边的山溪边筑巢栖息。椟(dú):木匣子。玉:喻人。触俗目:受到世俗的讥笑。
【译文】
树林里鸟儿低语,山间鹿伏在粗朴的树上。
唉,我们的同伴太愚蠢,辛勤地追逐着肉食。
连绵不断的鹰击长空,结果却招致耻辱。
困境之中还回到山中,只希望满足于畜牧生活。
攀上梯子栖息在西边的溪边,在北方山谷里建造房屋。
光芒常藏而不显露,像玉一般的人也受到世俗讥讽。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自给自足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写山林中的生物和环境,以及诗人对这些生物的感受,展现了一个宁静、和谐、自然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这些画面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己和同伴的对比,展示了他对于智慧和才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