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家住长安城,万户千门秋月明。
紫陌朱楼歌吹海,酣宴不觉银河倾。
受降城头更奇绝,莽莽平沙千里月。
选兵夜出打番营,铁马蹴冰冰欲裂。
塞月未落成功回,腰鼓横笛如春雷。
长安高楼岂不乐,与此相去何辽哉。
丈夫志在垂不朽,漆胡骷髅持饮酒。
举头云表飞金盘,痛饮不用思长安。

秋月曲

诗句解析:

  1. 紫陌朱楼歌吹海,酣宴不觉银河倾。 - “紫陌”指长安城中的街道,颜色偏紫;“朱楼”是古代的红楼,这里泛指繁华的楼宇。“歌吹海”形容歌声嘹亮如同海浪一般,非常热闹。“酣宴不觉银河倾”描绘了宴会进行得非常热烈,以至于连天上的银河都似乎被搅动而倾斜下来。
  2. 受降城头更奇绝,莽莽平沙千里月。 - 受降城是唐代的一个边防要塞,位于沙漠的边缘。这里用“更奇绝”形容受降城头在夜晚的景色异常迷人,与月光交相辉映。“莽莽平沙千里月”描绘了辽阔沙漠中,月光洒下的景象。
  3. 选兵夜出打番营,铁马蹴冰冰欲裂。 - “选兵夜出”指军队在夜间出动,挑选精锐部队去攻打敌人。”铁马蹴冰冰欲裂”形容马蹄踏雪时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但同时也让人感到寒冷刺骨,仿佛要裂开皮肤。
  4. 塞月未落成功回,腰鼓横笛如春雷。 - “塞月未落”意味着边疆的月亮还没有落下,这里可能是在形容边疆的夜晚仍然明亮。“成功回”可能是指胜利归来,或者是战事结束。”腰鼓横笛如春雷”形容战士们的战斗场景,他们手中的乐器声震天响,仿佛春天的雷声一样震撼人心。
  5. 长安高楼岂不乐,与此相去何辽哉。 - “长安高楼”指的是长安城的高楼大厦,象征着繁荣和富贵。“何不乐”表示在这里生活难道不快乐吗?但是与这里的艰苦相比,显得有些讽刺意味。“此相去何辽哉”意思是说这里的生活条件与长安相比相差甚远,表达了一种失落和无奈的情感。
  6. 丈夫志在垂不朽,漆胡骷髅持饮酒。 - “丈夫志在垂不朽”表明有志之士追求的是永恒的价值和不朽的事业。“漆胡骷髅持饮酒”是一种比喻手法,将饮酒比作涂漆于人的骷髅上,形象地表现了一种沉溺于享乐、忘却生死的态度。
  7. 举头云表飞金盘,痛饮不用思长安。 - “举头云表”指的是抬头看天空,“云表”是形容高远的意思。“飞金盘”则是一种华丽的比喻,将喝酒比作赏玩天上的金盘。“痛饮不用思长安”表示在享受当下的快乐时光时,不必过分思念远方的家乡。

译文:

  1. 长安城内旧家宅,万户千门秋月明。
  2. 紫陌上的红楼歌舞,欢声笑语似海涛,人们沉浸在这欢乐之中,竟忘了银河已倾斜。
  3. 受降城头景象奇特绝伦,茫茫大漠上月色如洗,千里沙场一片皎洁。
  4. 选兵夜出征战边关,铁蹄践踏冰雪,战马奔腾如冰河解冻般激烈。
  5. 边疆月色尚未落下,战争胜利归来,战士挥舞着腰鼓、横笛,声势浩大如春雷般震撼人心。
  6. 长安的高楼大厦难道不令人向往?然而与此地相比,生活条件实在太艰苦。
  7. 有志之士心怀壮志,誓要成就一番不朽功业,却常常沉迷于酒色之中。
  8. 抬头仰望星空,犹如在云端观赏黄金盘子,尽情畅饮无需再思念遥远的长安。

赏析:

《秋月曲》是一首充满豪迈情怀和壮志雄心的诗歌,通过描绘边疆将士们的英勇事迹和壮丽景象,展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热情。诗中的“紫陌朱楼歌吹海”,形象生动地勾勒出长安城中的繁华景象和人们的欢乐气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之情。而“受降城头更奇绝”,则是对边疆戍边将士们英勇无畏、坚守阵地的精神赞颂。此外,诗人通过对战场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悲壮和豪放的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多地关注了战士们的内心世界和他们的生活方式。“选兵夜出打番营”,展现了战士们为了保卫国家和家乡,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决心;“铁马蹴冰冰欲裂”,则通过描写战士们在战场上的勇猛和坚毅,表达了他们对胜利的渴望和对未来的信心。同时,诗中也有对个人生活的反思和批判。“长安高楼岂不乐”,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享受的追求;“于此相去何辽哉”,则揭示了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秋月曲》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诗歌,通过描绘边疆将士们的英勇事迹和壮丽景象,展现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战争的热情。同时,诗中也深刻地揭示了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之间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