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深不须忧,吴牛自能浮。
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
寒雨山陂远,参差烟树晚。
闻笛翁出迎,儿归牛入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色,牧童与牛儿在溪边相依为伴,共同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诗中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牛儿比作吴地的水牛,表现出其适应深水的能力。同时,诗人还通过描述童儿踏牛背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安稳如乘舟的画面。此外,诗中的“寒雨山陂远”和“参差烟树晚”等意象,增添了诗中的静谧之美。最后,诗以翁出迎儿归和牛入圈结束,展现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诗句释义

  1. 溪深不须忧,吴牛自能浮
  • “溪深不须忧”表明溪水虽深但并不可怕,无需担心。
  • “吴牛自能浮”用“吴地的水牛”比喻牛儿,暗示这头牛适应了水深的环境。
  1. 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
  • “童儿踏牛背”形象地描述了孩子们在牛背上玩耍的情景。
  • “安稳如乘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轻松自在的状态,如同乘坐小船一般舒适。
  1. 寒雨山陂远,参差烟树晚
  • “寒雨山陂远”描绘了山间溪边的景致,雨水滴落在溪水旁显得遥远而朦胧。
  • “参差烟树晚”则通过烟树的摇曳,表现了日落时分的宁静景象。
  1. 闻笛翁出迎,儿归牛入圈
  • “闻笛翁出迎”意味着听到笛声后,老翁走出家门迎接孩子们回家。
  • “儿归牛入圈”展示了孩子们归来时,牛儿被放回圈内的情景。

译文

溪水深邃不必担忧,吴地的水牛自然能够浮游。
孩童们踏在牛背上,仿佛乘坐小舟般安稳。
寒雨洒落在山间的溪流边,远处的树木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听到笛声后,老翁走出家门来迎接,孩子们归来后,牛儿被放回圈里。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场景展现给读者。首句“溪深不须忧,吴牛自能浮”传达了诗人面对溪水的深远并不感到恐惧,因为那头吴地的水牛已经适应了水深的环境。接着,“童儿踏牛背,安稳如乘舟”进一步描绘了孩子们在牛背上嬉戏的欢乐场景,以及他们所体验到的那份自由和轻松。第三句“寒雨山陂远,参差烟树晚”则通过寒雨、山陂和烟树等元素的结合,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最后两句“闻笛翁出迎,儿归牛入圈”则巧妙地将故事推向高潮,老翁的出现、笛声的响起以及孩子们归来的场景,都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完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人物情感的深入刻画,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美好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