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蓑榜轻舟,时过野僧舍。
长衫挂数珠,亦入法华社。
平生无拣择,生死均早夜。
馀年犹几何,久已付造化。
常嫌乐天佞,却肯退之骂。
君看佛骨表,自是无生话。
诗句释义与译文:
- 短蓑榜轻舟,时过野僧舍。 - 短蓑是短而宽的斗笠,榜是指船桨或划桨。这里形容诗人在秋季带着简陋的工具(短蓑和桨)划着小船,经过一些野外的和尚小屋。
- 译文: 我戴着短蓑帽,手握船桨,偶尔经过那些和尚的小舍。
- 长衫挂数珠,亦入法华社。 - 长衫是指长袖的衣服,数珠是佛教中用来计数的工具,也用于念诵佛经。这里描绘了诗人穿着长衣并佩戴数珠,似乎加入了某个佛教团体(法华社)。
- 译文: 我穿着长袍,手持念珠,加入了法华社。
- 平生无拣择,生死均早夜。 - 拣择通常指选择,这里可能是指对生与死的选择。诗人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接纳,认为生与死都是早晚的事,无需过多考虑。
- 译文: 我一生没有太多的选择,无论是生还是死,都只是早晚的事情。
- 馀年犹几何,久已付造化。 - 余年指的是剩余的时间。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认为自己的生命如同大自然一样,已经被时间和自然的力量所支配。
- 译文: 剩下的岁月还剩下多少呢?我已经将生死交给了时间和自然。
- 常嫌乐天佞,却肯退之骂。 - 这里的乐天和退之都是唐代著名的文人白居易和韩愈。常嫌表示常常不满或批评别人,佞则意为谄媚、讨好。这句可能是说,尽管白居易的诗文有时过于谄媚,但他自己却能容忍这些,并不因此而感到不满或攻击他。
- 译文: 我常常对白居易的谄媚行为感到不满,但他自己却能接受这种批评,而不是攻击他。
- 君看佛骨表,自是无生话。 - 这里的“君看”可能是指在诗的读者或评论者面前,“佛骨表”指的是佛教经典中的某部分内容,而“无生话”意味着关于生命的本质或起源的讨论。这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认为其中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值得深思。
- 译文: 你来看这个佛骨表吧,它里面包含了关于生命本质的深刻论述。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僧人的生活状态和他对于生命、死亡以及佛教教义的理解和态度。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超脱。诗中多次提及“生死”和“法华社”,反映了他对生命轮回和宗教信仰的思考。最后一句“君看佛骨表,自是无生话”则点出了诗歌的主题——探讨生命的本质和意义。整体而言,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观和人物形象,传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宗教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