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处丘园,如彼不嫁女。
终身秉大节,敢恨老环堵。
嗟予晚乃觉,乞骸归卒伍。
去就讲已熟,穴居宜知雨。
百尺持汲绠,道长畏天暑。
先见虽有惭,爱身亦自许。
【注释】
古人处丘园:指古人退隐田园。何斯举,北宋诗人,字子高,号潜斋居士,湖北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进士,曾任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等职。晚年退居乡里,与友人游宴唱和为乐,曾著有《潜斋诗集》。黄州秋居杂咏十首,是其组诗名。次其韵:何斯举的诗歌风格豪迈,语言明快畅达,善于运用比兴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此乃他的代表作之一。
不嫁女:指古代男子不娶妻,而隐居在山林或田野之中。
秉大节:坚守高尚的节操。
敢恨老环堵:指他敢于忍受贫困的生活,不后悔自己选择退隐的生活方式。
嗟予晚乃觉:我到了晚年才醒悟到这个道理。嗟,叹息词。
乞骸归卒伍:指请求告老还乡,回到军队中去。
去就:离开与留下来。讲:通“谈”,讨论。
穴居:以树洞为屋居住。
持汲绠:用绳子系住汲水用的井绳。
道长畏天暑:路遥怕天气炎热。
先见:早有预见,预知未来的结果。
惭:惭愧。
爱身亦自许:也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感到满足。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组诗。这首诗写于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是何斯举退居黄州期间的作品。诗中抒发了作者退隐后的思想感情。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开头三句写古人退居田园的情景;中间六句写作者自己退隐后的生活感受;最后两句写自己对退隐生活的态度。
开头三句:“古人处丘园,如彼不嫁女。”意思是说,古代人住在乡村田园之中,就像那些不嫁给丈夫的女子一样。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古代人过着朴素的田园生活,他们像那些不嫁的男人一样,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句中的“不嫁女”一词,既表达了古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又暗示了他们的高尚品质。
中间四句:“终身秉大节,敢恨老环堵。”意思是说,他们一生保持着高尚的道德品质,不怕生活在贫穷的环境中。这一句的意思是指他们宁愿过着贫苦的生活,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原则。这一句中的“环堵”一词,指的是简陋的居所。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他们宁愿在简陋的环境中度过一生,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道德原则。
结尾二句:“嗟予晚乃觉,乞骸归卒伍。”意思是说,我到了晚年才醒悟到这个道理,于是便请求告老还乡,回到军队中去。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于是便请求退休回乡。这一句中的“卒伍”一词,指的是军队中的低级官员。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于是便请求退休回乡。
整首诗通过对比古人和作者自己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退隐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士大夫的一种期待和要求,即他们应该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外界干扰,过一种清静、朴素、自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