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天壤间,出处本异趣。
释耒入市朝,徒失邯郸步。
昔人亦有言,刻足以适屦。
奈何不自反,忽已迫霜露。
我躬尚不阅,况为子孙虑。
岁晚故山寒,地炉可煨芋。
人生天壤间,出处本异趣。
释耒入市朝,徒失邯郸步。
昔人亦有言,刻足以适屦。
奈何不自反,忽已迫霜露。
我躬尚不阅,况为子孙虑。
岁晚故山寒,地炉可煨芋。
注释:人生在天地之间,进退出处各有不同的趣味与选择。放下农具进入朝廷,却失去了像赵胜那样的生活情趣。古人也说过,用刀削去足踵来满足鞋的大小是得不偿失的。为何不反过来考虑呢,不知不觉中,已经临近了秋天霜降的日子。我自己尚且不能顾及,更何况是为子孙考虑呢?到了晚年故乡的山林寒冷,用地炉烤红薯可以抵御严寒。赏析:此诗是何斯举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之作,以寓言形式表达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诗人通过对“人生”“出处”等问题的思考,提出了“释耒入市朝,徒失邯郸步”等观点,表达了对官场生涯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人也通过“昔人亦有言,刻足以适屦”等诗句,引用了古人的名言,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观点。最后,诗人以“我躬尚不阅,况为子孙虑”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对子孙后代的关爱和担忧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哲理性的思考,又有现实生活的描绘,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