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爱山水,游陟老不厌。
此外惟读书,垂死尚关念。
方昔少壮时,万里携一剑。
自从还故山,日夜就收敛。
蒙恩置三馆,寒灰忽光焰。
龙钟气才属,笔力安得赡。
同舍多贤豪,揣分无乃玷。
春来百疾作,沉痼困针砭。
思归入梦寐,历历数过店。
问津始胥涛,系缆望禹窆。
小江齑饼美,梅市将酒酽。
云破山嶙峋,雨足湖潋滟。
二月柳胜槎,三月花如染。
拄杖幸可扶,吾生尚何欠。
更当与稚子,晨暮事铅椠。
天爵古所尊,荣名勿多占。

【注释】

  1. 山:指隐居之地。
  2. 游陟(zhì):游览登山。
  3. 惟:仅仅。
  4. 垂死:临终前。
  5. 少壮时:年轻时。
  6. 携:带着。
  7. 收敛:收拾起来。
  8. 蒙:接受。
  9. 三馆:汉代的太学、辟雍、博士三种学校,合称三馆。
  10. 龙钟:衰老。气才:才能和气质。属:类同于、类似。
  11. 揣:推测。分:职责,身份。无乃:岂不是。
  12. 胥涛:地名,今四川宜宾。
  13. 禹窆(biàn):大禹治水的地方在今浙江绍兴市。
  14. 齑饼(jī bǐn):一种用蒜泥、醋拌成的小吃。梅市:今浙江杭州。将酒酽(jiàn):用浓酒泡制的酒。
  15. 云破:指雨过天晴。山嶙峋(lín xūn):山崖峻峭,重叠如峰林。潋滟(liàn yàn):水面波光闪烁的样子。
  16. 二月柳胜槎(chá):二月的柳絮像船帆一样轻。二月:春季的第二个月,即阳春三月。
  17. 三月花如染(yù):春天的花像染料一样鲜艳。三月:春季的第三个月。
  18. 拄杖:手杖。幸可扶:幸好可以依靠。
  19. 稚子:年幼的儿子。
  20. 爵:古代的一种饮酒器皿,这里用作动词,表示敬酒,是旧时文人的一种礼遇形式。
  21. 古:指古代。所尊:所崇尚的东西。
  22. 荣名:光荣的名声,指功名利禄之类。
  23. 天爵:天上的爵位。
  24. 古:过去。所尊:所推崇的。
  25. 勿多占:不要过多地占有。
    【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诗,作者自叙生平志趣。诗人早年酷爱山水,游赏不已;晚年专心读书,直至临终还牵挂着此事。此诗以“思归”为主线,从游赏山水写到读书治学,再到老病缠身时的苦闷,以及晚年对儿子的嘱托,层次分明,感情起伏,意境深远。全诗语言平实自然,不事雕琢,却字字珠玑,句句动人,读来耐人寻味。
    开头两句写诗人平生爱好山水,喜爱游览,但并不厌弃,说明他生性喜欢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游陟”,就是游览攀登的意思。诗人一生酷好山水,游遍名山大川,所以他说:“平生爱山水”。这一句点明了下文的题意。诗人虽然游赏无数,但却从不厌倦,说明他对山水情有独钟,乐而忘返。“此外惟读书”,“惟”是只有的意思。这句诗的意思是除了游赏山水以外,他只喜欢读书。可见诗人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而且非常注重文化修养。这两句诗为全诗定下基调,既表明了作者酷爱山水的情趣,又突出了他博学多才的特点。
    下面四句写诗人在病重之时仍念念不忘读书之事。“垂死尚关念”,意思是说到了临死关头还惦记着读书的事情。诗人一生酷爱山水,游赏无数,但是他却只喜欢读书。他一生勤奋学习,直到临终还牵挂着读书的事情,表现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这四句诗句虽不长,却概括了诗人的一生,充分表达了诗人热爱读书的情感。
    第五六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也是诗人一生最突出的特点。“方昔少壮时”,意思是说当年年轻的时候,他曾经携带一把宝剑,到万里之外的故乡去游赏山水。“携一剑”说明诗人少年时期就喜欢游山玩水,胸怀壮志,勇往直前。“自从还故山”,意思是说自从回到故乡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家乡。这两句诗意蕴深厚,耐人寻味。诗人年轻时游山玩水,豪情满怀;后来回到故乡,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这种生活虽然清苦寂寞,但却使他更加潜心于学问,更有利于他的修身养性。诗人的这种精神境界,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最后八句主要描绘了诗人在病中的生活状态。“问津始胥涛”,意思是说他病中醒来,发现外面正在下雨,于是询问渡口的航标是什么。“系缆望禹窆”,意思是说他把船拴好以后,看到大禹治水的地方,便停下来观看。这几句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因病卧床期间的生活情景,表现出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第九句“小江齑饼美,梅市将酒酽”,写诗人病中吃的食物。诗人病中饮食清淡,吃得简单,但是十分讲究。他喜欢吃小江一带的腌菜和梅市一带酿制的米酒,因为这两种食物味道鲜美,令人陶醉。诗人在生病期间还能吃这么美味的食品,说明他平时生活非常简朴,而且十分节俭。
    第十句“云破山嶙峋”,意思是说等到天空放晴之后,山峦显得更加雄伟壮丽。“雨足湖潋滟”,意思是说雨后湖水荡漾着微波,景色宜人。这两联诗描写的都是自然景观,通过写景表达诗人对家乡山川的热爱之情。
    第十一二句“二月柳胜槎”和“三月花如染”,分别描写了春季二月的柳絮和三月盛开的鲜花。这两句诗都是写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感情色彩。其中“二月柳胜簑(xiè)”一句中的“胜”,意为胜过;“二月柳胜簑”,即二月的柳絮比船帆还要轻,说明二月的柳絮特别洁白柔软。“三月花如染”一句中的“如染”,意为好像被染色一样。“三月花如染”,即三月的花朵颜色鲜艳如同被染色一般,说明春天的景色多么美丽啊,令人陶醉不已。这两句诗都是写景抒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的感情色彩。
    第十三十四二句“拄杖幸可扶”,意思是说拄着手杖还可以依靠。“吾生尚何欠”,意思是说我的生命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呢?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的满足感,同时表现了他的乐观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诗人在病中还能拄着手杖行走自如,说明他身体尚好;而他对自己的生命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感到满足,说明他的人生目标明确,积极向上。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最后四句是全诗的结尾部分。“更当与稚子”,意思是说今后要跟儿子一起生活,教导他好好做人。“晨暮事铅椠(xiān qiàn),”意思是说要在早早晚晚陪伴儿子从事学习和教育工作。“天爵古所尊”,意思是说天地之间最高的爵位就是古代人所推崇的贤德和道德操守。“荣名勿多占”,意思是说不要贪求虚名和荣誉,要谦逊有礼,谦虚谨慎地为人处世。这四句诗总结了诗人一生的经历和成就,表达了他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
    这首诗篇幅不大,但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语言朴实自然。整首诗歌结构严密,层次分明,感情真挚深沉,意境开阔高远。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依据,真实地描绘了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感受,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